产业结构演替理论进展与评述
[Abstract]:The success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an ancient topic, but neither classical nor neo-classical economics has involved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succession. Under the new growth theory, many scholars discuss the endogenetic succession law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dispute of speci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research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based on evolutionary economics has provided a way of thinking from argument to integration, and has become the frontier of succession theory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paradigm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or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tage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its profou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refore, it can clearly reflect the external factors and internal motive force of the paradigm shif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ory research, and discuss the focus of the curr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ory research, namely speci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Finall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proposal of diversification and irrelevant diversification helps to reconcile the dispute between speci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技术—制度’共同演化视角下中国创新型高技术产业集群形成:武汉和长春光谷比较研究”(41071096)
【分类号】:F06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吾扬,梁进社;地域分工与区位优势[J];地理学报;198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分析工具[J];中国法学;2002年05期
2 尹世杰;我国当前提高居民消费质量的几个问题[J];消费经济;2001年01期
3 吴联生;政府审计机构隶属关系评价模型——兼论我国政府审计机构隶属关系的改革[J];审计研究;2002年05期
4 陈伟;政治哲学视野观照中的小康社会——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J];人文杂志;2003年02期
5 周振华;经济发展中的政府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6 于珍;杨蕙馨;;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与测量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王军;;对电力多经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张本英;评英国“1830年代理论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单福东,余谦;中国近代闭关锁国外贸政策的成因及其历史借鉴[J];安康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10 晏智杰;自然资源价值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卢福财;甘国华;;市场失灵与教育产业的政府规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萧鸣政;饶伟国;;基于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思考[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星云;;高校教师流失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陈诗达;;完善政府在劳动关系调整中的角色思考[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5 王万茂;严金明;;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理论问题的探讨[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中国土地学会土地利用分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6 刘刚;;生产方式变革中的逻辑关系——不同分析框架的比较和新框架的提出[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7 刘志广;;“自由交换-掠夺”视野下《资本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基于“人性”的政治经济学探索[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武云亮;李佩;;上海及其周边地区产业集聚协同定位对安徽服务业发展的启示[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鑫;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D];复旦大学;2003年
2 徐宏毅;服务业生产率与服务业经济增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赵宁宁;寻找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基础[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朱廷柏;企业联盟内的组织间学习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吴群刚;制度变迁对长期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及应用[D];清华大学;2002年
6 汪红丽;中国企业债券融资与公司治理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姚寿福;专业化与农业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8 周丽;论近代自然法的产生[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李声炜;契约自由研究——一种制度经济学的解释[D];吉林大学;2004年
10 王选庆;中国农地金融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期军;中国经济法民族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杨露;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与市场[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3 何婷婷;我国汽车产业空间集聚与集群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4 蔡海燕;老工业区结构转型中的空间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毕佐薇;跨国并购的法律制度[D];吉林大学;2004年
6 赵锦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7 陈胜军;关于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双要素理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8 孙德明;林业企业技术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9 王彬;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10 张冰;港台经济体制、政策及其效果比较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代志华;;产业经济学理论与流派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经济师;2006年01期
2 高超;从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发展看我国产业经济学体系的构建[J];求索;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虎涛;;演化经济学的时间观[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靳涛;关于演化经济学思想的比较:凡勃伦、熊彼特、哈耶克[J];经济科学;2002年04期
3 杨虎涛;;演化经济学——无序态及其整合[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杨亚丽;刘春梅;;演化经济学发展历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26期
5 王大江;;现代演化经济学展望[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5期
6 贾根良;后发优势的演化创新观[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杨虎涛;;回归“大”社科的艰难之旅——演化经济学发展中面临的学科融合难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7期
8 杨虎涛;;演化经济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6年04期
9 宋德勇;许广月;;演化理论视角下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批判与重建[J];经济学家;2009年01期
10 卢现祥;;演化经济学:如何更好地传播与发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颖;;交易费用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之比较[A];“科斯与中国”暨庆祝罗纳德·科斯教授百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黄凯南;演化经济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展望[N];光明日报;2010年
2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蓬勃发展的演化经济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西南财经大学 张合金 王辉;浅析演化经济学[N];光明日报;2009年
4 贾根良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演化经济学:第三种经济学理论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陈劲 王焕祥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演化经济学:由经验实证走向逻辑实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的综合:第三种经济学体系的发展[N];光明日报;2011年
7 ;“我们解决问题不能完全靠西方的东西,主要得靠马克思主义”[N];经济视点报;2010年
8 贾根良;经济学范式的一种根本性转变[N];光明日报;2004年
9 西南财经大学 张合金 王辉;用生物演化来解读经济问题[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10 李子明 王磊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演化、创新与包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燕;产业组织变迁的演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2 傅沂;产业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陆瑾;产业组织演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王蓉;理解制度的演化[D];辽宁大学;2008年
5 王谦;基于演化结构的产业发展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6 王覃刚;制度演化:政府型强互惠模型[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微微;基于演化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戴群;垄断竞争产业升级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9 李孟刚;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10 罗昌瀚;非正式制度的演化博弈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方华;演化经济学的方法论探析[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2 王江波;经济演化及其突现机理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林智;创新理论与政策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4 方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产业经济思想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5 蔡晓倩;基于演化经济学的旅游目的地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李伟丽;生物进化与技术创新演化的同构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7 刘宗梅;产业融合类型与产业演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洪莲;技术进步与并购的互动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段小芳;运用系统动力学对三种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结果的预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胡骋科;制度变迁的方式及其对效率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63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363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