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生产率的动态变化、最终需求与中国完全碳排放
[Abstract]: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carbon productivity of Chinese industries by using the input-output table of comparable prices in China in 1997, 2002 and 2007.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the carbon productivity of different industries in China has increased to varying degrees, However, the trend of industry disparity in carbon productivity is more obvious. Between 1997 and 2007,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s caused by the end-use of industrial units in Chin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indirect carbon emissions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rise of total carbon emissions. Although China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low-carbon technology, the complexity and difficulty of developing low-carbon economy in China has been increased due to the deepening of industrial ties.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低碳经济导向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编号10YJC79030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X1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乌力吉图;;中国产业碳排放增长的需求结构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5期
3 陈诗一;;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4 洪源;肖海翔;;收入差异、消费特征与税收政策的有机匹配[J];改革;2009年10期
5 叶震;;中国居民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基于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11期
6 徐大丰;;碳生产率、产业关联与低碳经济结构调整——基于我国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1年03期
7 张馨;牛叔文;赵春升;胡莉莉;;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居民家庭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卫国;;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均衡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2 杨振;;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11期
3 计军平;刘磊;马晓明;;基于EIO-LCA模型的中国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结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4 谢丹;;“碳关税”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5 张迪;魏本勇;方修琦;;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2002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隐含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6 李小平;卢现祥;;International trade,pollution industry transfer and CO_2 emissions in Chinese industries[J];China Economist;2010年03期
7 沈可挺;李钢;;CGE Model Measures Carbon Duty's Impact on China's Exports[J];China Economist;2010年06期
8 张军;陈诗一;Gary H.Jefferson;;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J];中国经济学;2009年00期
9 马煜;;国际资源环境新变化及中国的发展模式转变[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4期
10 邹蓉;;税收政策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路径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晓旭;王英;;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测量方法研究综述[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周晓唯;赵娜;;基于社会福利效应分析的碳关税征收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黄媛虹;沈可挺;;碳关税争端及其对中国工业品出口的影响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5 鞠丽萍;陈彬;戴婧;陈绍晴;杨谨;何国p,
本文编号:23657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365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