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政策评价的内涵与难点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 of regional policy evalu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lassical welfare methods of traditional regional policy evaluation, and concludes five difficulties in regional policy evaluation. The paper holds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regional policy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perfecting China's regional policy, and regional management should be reformed by solving the difficulties in five aspect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061.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振钰;;责任先于权利——他者视域中安徽和谐生态建设的伦理基石[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江世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3 张可云;;论区域和谐的战略意义与实现途径[J];创新;2007年04期
4 张可云;;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效与问题分析[J];创新;2010年04期
5 严汉平;王欣亮;;西部大开发以来地方政府政策演进及绩效评价[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6 易小光;丁瑶;余贵玲;尹虹潘;;长江上游经济带在未来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取向[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年06期
7 王东;李明生;;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发展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余洁;唐龙;潘秋玲;;汉长安城遗址区发展方略[J];城市问题;2009年03期
9 程永林;;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的利益规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9期
10 张力;夏露林;;美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机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易志云;;搭建地方经济政策链实现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吕志奎;;协作性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京津冀区域协作模式创新研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易小光;丁瑶;余贵玲;尹虹潘;;长江上游经济带在未来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战略取向[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晓谦;;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基本问题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冠国;;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初步研究与分析[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凡;;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宏观机制法律问题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7 殷洁;;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律制度的构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8 孙久文;肖春梅;叶振宇;;新中国60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肖金成;;加强东西合作 促进产业转移[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李皓;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陈映;论共同富裕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5 魏晓锋;江苏省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6 王琴梅;转型期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机制及其构建制度创新[D];西北大学;2006年
7 佟宝全;区域整合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贾彦利;中国区域政策对区域差距影响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6年
9 李海海;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史卫东;省制以来统县政区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文;甘肃河西地区区域发展路径探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戴晓峰;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环境政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汤梅;江苏沿海开发中的产业选择与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吴继胜;文化产业发展中制度创新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陈希;区域经济合作法律制度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6 杨越松;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研究[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7 袁灿武;新疆多民族地区民族关系调控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丹晨;主体功能区建设与湖北区域协调发展[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0年
9 金晶;东湖高新区房地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杨添富;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卫东;范波;马国旺;;基于技术风险的研发联盟政府补贴政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11期
2 李小宁;孙琳琳;;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经济发展质量[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3 黄文平;;环境污染的预防与环境管制的博弈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邢斐;何欢浪;;贸易自由化、纵向关联市场与战略性环境政策——环境税对发展绿色贸易的意义[J];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5 尹新哲;杨红;;耦合产业系统中资源与污染的结构性动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7期
6 潘华丽;任建兰;;浅论低碳背景下的自然资源利用问题[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4期
7 谢夜香;;论我国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罗尔斯正义原则的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8 丁建峰;;演化理论与分配正义[J];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10年02期
9 王世龙;;俄罗斯统一税制改革对逃税者及其国民福利的影响[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袁靖;;中国扩展泰勒规则及金融状况指数构建的实证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宽;;关于森的贫困度量方法及该领域最近的研究进展[A];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演讲讨论稿)[C];2002年
2 刘浩;;市场垄断程度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基于价格不确定性角度[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3 彭开丽;张鹏;张安录;;农地城市流转中不同权利主体的福利均衡分析[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高进云;乔荣锋;;国外关于福利计量的研究述评及其对我国资源环境政策的启示[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5 戴治勇;;信息与法律[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邵全权;;保险业税制改革的经济效应分析[A];民生保障与和谐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改革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7[C];2007年
7 林国雄;;新儒学经济发展伦理[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董雪兵;史晋川;;累积创新框架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一个拍卖模型[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胡家勇;;政府干预范围的界定思路[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10 许光;;从福利主义到非福利主义的转折——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带来的困惑与拓展[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洪浩 本报记者 张守营;“我们的后代有要求福利的权利”[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2 曹建美 山西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数学在现代经济学及经济发展中的作用[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3 张文修(本文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经济学与数学联姻[N];中国财经报;2002年
4 许江山;货币一体化导致国家债务水平偏高[N];期货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涂锟;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标识分配机制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晓红;中国政策性住房金融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周旭亮;非营利组织“第三次分配”的财税激励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郎永峰;中国区域贸易自由化的政治经济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7 方旭;基于定价的通信网络资源分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胡棋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9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聂鑫;农地城市流转中失地农民多维福利影响因素和测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上官厚兵;福利经济学述评[D];吉林大学;2006年
2 康珂;经济幸福指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郑秋云;社会福利函数中的拓扑学方法[D];湘潭大学;2005年
4 逄淑梅;简单多数规则的一般特征[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涛;垄断行业的规制设计和防共谋契约[D];天津大学;2012年
6 张丽;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广磊;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证券市场监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曹琪;群体选择中的利己与利他问题初探[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明;阿玛蒂亚·森福利经济学的哲学解析[D];河北大学;2011年
10 肖腊梅;基于产业创新体系的知识产权共享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28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28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