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货币桎梏中个体价值的拯救——西美尔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批判的启示
[Abstract]:Simmel criticizes Marx's theory of labor value as an artificial abstract theory. His real purport is not to construct a new theory of labor value, but to oppose the shielding of the nature and value of labor by money. Simmel's critical theory provides a unique and keen enlightenment on how to save the inextricable individual value and enrich and irreplaceable self and life by quantifying and averaging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world.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分类号】:F01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微;从立法理性到司法理性——针对性贿赂争议的反思[J];政法论丛;2005年02期
2 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分析工具[J];中国法学;2002年05期
3 杨学功;试论哲学的层次结构——兼涉几个相关问题[J];学术月刊;2003年02期
4 童世骏;;资本的“文明化趋势”及其内在限制[J];学术月刊;2006年10期
5 徐长福;劳动的实践化和实践的生产化——从亚里士多德传统解读马克思的实践概念[J];学术研究;2003年11期
6 高兆明;中国现代化价值合理性根据辩驳——在传统与后现代性之间[J];学术研究;2003年11期
7 吴向东;马克思与“资本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04期
8 黄文艺;全球化与法理学的变革和更新[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5期
9 肖巍;关于“人类中心”的一个马克思主义辨正[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金太军;政治文明解析与度量[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鑫;论邓小平的发展观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陈斌;私营经济发展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兰天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曾祥正;信息网络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王强;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钟庆才;人力资本产权与实现机制分析[D];暨南大学;2002年
8 方可;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清华大学;2000年
9 陈柳;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10 刘家新;政府储蓄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黄薇;“债转股”的进退机制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刘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5 肖江;生态科学观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6 冷小青;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环境道德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卫军;证券市场风险的法律控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许学征;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媒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马霖;村民自治与中国民主化进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谭辉雄;试论社会党人的社会主义观[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水勇;;论货币桎梏中个体价值的拯救——西美尔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批判的启示[J];兰州学刊;2011年07期
2 吴向红;劳动价值论:包袱还是翅膀[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01期
3 陈俊明;论资产阶级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发展[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徐伟平;关于劳动价值论问题的系统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3期
5 朱启才;从经济学的发展看劳动价值论的争论[J];经济问题探索;2002年07期
6 ;劳动价值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04期
7 徐幼民;论劳动价值论的成立条件[J];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S1期
8 王德民,刘文娟,罗继红;与时俱进的劳动价值论──要求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J];桂海论丛;2002年03期
9 张瑾;对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10 邓立芝;关于劳动价值论几个问题的认识[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崔朝栋;;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周新城;;“再思考”名义下的全否定[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建君;加深对劳动的认识[N];光明日报;2003年
2 笛清;《走出千年学术迷宫》创新解读劳动价值论[N];光明日报;2006年
3 潘叔明;劳动价值论历史地位(十五)[N];福建日报;2002年
4 冯子标 焦斌龙;劳动同质性的假设是劳动价值论走不出困境的根[N];发展导报;2002年
5 记者 杨光;再看劳动价值论[N];中国财经报;2001年
6 梁正 王胜强;在新的社会实践中发展劳动价值论[N];社会科学报;2001年
7 ;劳动价值论研究热点综述[N];北京日报;2002年
8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蔡继明教授;如何深化和发展劳动价值论[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9 陈享光;深入讨论劳动价值论和分配问题[N];人民日报;2002年
10 广东省委党校 郑志国;劳动价值论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N];发展导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曹亚雄;知识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D];武汉大学;2003年
2 乔均;基于马克思主义市场价值理论的品牌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郑文范;科技进步与劳动价值论的发展[D];东北大学;2001年
4 梁玉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朱世陆;人类主体经济学探索[D];厦门大学;2008年
6 孙彪;李嘉图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评述[D];吉林大学;2010年
7 彭飞;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8 闫薇;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命题: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重构”、“辩护”和“修正”[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晶磊;拉卡托斯“硬核—保护带”视域下劳动价值论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宋锋华;正确理解和深化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D];新疆大学;2004年
3 赵锦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4 刘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法经济学思想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与和谐社会主义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接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曹宇鹏;系统科学视角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8 卢旺林;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9 李伟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坚持与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张敬陶;论按生产要素分配[D];南昌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29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29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