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能力理论——一个初步分析框架
[Abstract]:With the optimization of spatial function as the premis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nto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space we face is heterogeneous and the subject is heterogeneous. On the basis of reality, to establish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we must comple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from "element theory" to "function theory" to "ability theory", and form the theor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bility.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framework of this theory consists of definition, coordinate system, constituent elements, generating conditions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重大项目(12LZUJBWZZ002)~~
【分类号】:F06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西部大开发,广西怎么干”有奖征文获奖作品[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1年07期
2 牛天喜;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其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2期
3 王玉秀,于秀荣;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王家斌,张德四;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西部大开发战略[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5 李蓉;浅析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与西部大开发[J];软科学;2002年01期
6 梁颖;浅谈邓小平发展理论与西部大开发[J];贵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物科学版);2001年06期
7 马辉;邓小平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J];攀登;2001年S1期
8 侯长青;论邓小平不平衡发展战略思想与西部大开发[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9 ;卷首语[J];经济界;2001年01期
10 杨桂菊;;邓小平不平衡发展战略构想与西部大开发[J];铜仁地委党校铜仁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本文;;试论彭德怀建设西北的思想对西部大开发的启示[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2 吴智棠;;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与西部大开发[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鲍振峰;;布劳的不平衡交换理论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启示[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高梅;;论知识经济与人的质量对西部大开发的现实意义[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黄国华;;中国现代化和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思想[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6 于光远;;致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1届年会的贺信[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专辑[C];2000年
7 ;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一届年会纪要[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专辑[C];2000年
8 孙东川;李向荣;;网络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他[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佐友;;共同促进世界生产力的新发展——第12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北京阶段会议学术观点综述[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二届年会专辑[C];2003年
10 ;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四次会议开幕词(代序)[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以区域经济学促西部大开发[N];经济参考报;2000年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陈淮;西部开发关键是发展城市经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3 张曙光;拐点初步形成[N];财经时报;2000年
4 新颖;西部开发:区域经济学应大有作为[N];经济日报;2000年
5 赵磊;对“西部大开发”理论研究的思考[N];社会科学报;2000年
6 李剑白;抢抓机遇 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N];黑龙江日报;2000年
7 思良;下半年十大行业走势向好[N];中国经营报;2000年
8 牟本理;着眼新形势 加强民族经济理论研究[N];中国民族报;2002年
9 记者 刘杰 实习生 王馨;“首届西部经济学派论坛”在西安召开[N];各界导报;2009年
10 石岸;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N];社会科学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祖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制度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罗刚;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经济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2 张涛涛;我国西部12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王宇慧;西部大开发中的西北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4 邹积亮;产业地区转移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5 农艳春;论生产力移植与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蒋琼;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对关中[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姚宏;西康铁路沿线秦巴山地自然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薛琴;毛泽东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姜琳;产业转型环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4297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29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