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技术落后、过度剥削与经济失衡

发布时间:2019-02-27 09:47
【摘要】:以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或劳动力萎缩的再生产为突出表现的"过度剥削"普遍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中。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的全球流动造成了领先国家与落后国家的新的二元关系结构。技术落后国家往往通过"过度剥削"的方式保证资本在本国生产时获得平均利润率甚至更高的利润率,以此创造本国在围绕资本的竞争中的优势。然而,长期依赖"过度剥削"的发展,却使技术落后国家面临经济全面失衡,具体表现为内需不足、对投资和出口的持续依赖以及更为严重的消费两极分化。中国的发展必须警惕由此可能带来的风险,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Abstract]:"excessive exploitation", marked by the reproduction of wages lower than the value of the labor force or the shrinking of the labor force, is widespread in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In the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global flow of capital has created a new dual relationship structure between leading countries and backward countries. Technologically backward countries often use "excessive exploitation" to guarantee average profit margin or even higher profit margin in their own production, thus creating their own advantage in the competition around capital. However, the long-term depend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excessive exploitation" makes the technologically backward countries face an overall economic imbalance, including insufficient domestic demand, sustained dependence on investment and exports, and more serious consumption polarization. China's development must be vigilant against the risks it may bring and achieve a change in the way it develop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0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孟捷;;论马克思的三种正义概念——也谈资本占有剩余价值在什么意义上是不符合(或符合)正义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宁;;现代性风险与知识批判[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钱继磊;赵晔;;后经济危机时代对法律制度模式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李新市;;“文化生产力”问题探析[J];长白学刊;2009年02期

4 丛瑞华;;论素质教育背景下高等学校语言文学公共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5 于民;;16—18世纪的大西洋贸易与现代早期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张晓辉;;基于产权理论的长吉图农村合作经济产权制度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袁华江;;论矿产发现权[J];创新;2011年05期

8 吴剑;傅小玲;刘海;;论马克思自由理论发展的主线与当代先进文化建设[J];成功(教育);2010年01期

9 王爱君;;发展经济学方法论初析[J];财经科学;2006年04期

10 任洲鸿;劳动产权与劳动力产权辨析——兼与张亚斌等同志商榷[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3 张志元;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程瑛;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资源竞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广海;“革命文学”论争与阶级文学理论的兴起[D];北京大学;2011年

6 郑庆杰;国企变迁中的工人身份认同与生产政治[D];上海大学;2011年

7 朱海龙;场域、动员和行动:网络社会政治参与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8 汪仕凯;工人政治的逻辑及其变革: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陆建松;上帝、国家与财产权[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方锡良;马克思自然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玮;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与困境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侯晓杰;论教育异化及其消解[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1年

3 李璐;试论反体系运动的变化及其前景[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当智才让;论肯尼迪为何传奇[D];南京大学;2011年

5 王晓春;现代化进程中的官僚威权主义[D];南京大学;2011年

6 燕星宇;论我国检察权的司法性根基及其司法化改革[D];复旦大学;2011年

7 郭甲洁;农村丧礼仪式中的人际关系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廖R,

本文编号:2431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31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6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