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国内学者关于劳动力价值问题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9-03-02 13:43
【摘要】:劳动力价值是马克思经济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劳动力价值问题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国内学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劳动力价值的扩大趋势、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价值的变动、我国劳动力价值的实现以及劳动力价值与按劳分配的关系等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运用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分析和认识当代中国劳动力价值问题,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历史任务。
[Abstract]:The value of labor force is the core concept in Marx's economic thought. The value of labor for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domestic scholars, from the composition of labor force value, the expanding trend of labor force value, and the change of labor force value in contemporary capitalist countries, The realization of labor force valu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bor value and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in China are deeply studied, and new problems are found and solv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it is a historical task with great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and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abor force by using Marx's theory of labor value, and to guide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编号:CXLX11_016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08JA710024)
【分类号】:F0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叶华靓;;“民工荒”的政治经济学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查正铭,程倩;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3 陈永正;教育对劳动力价值形成作用新探[J];经济学家;2003年04期

4 吕君奎;劳动与劳动力价值新论[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何炼成;关于劳动力商品论与劳动价值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兼评何雄浪、李国平与关柏春之争[J];经济评论;2005年05期

6 须华斌;劳动力价值的新特征及其对收入的影响[J];商业经济;2004年08期

7 王玉敏,杨先华;论劳动力产权中的劳动力发展权[J];经济评论;199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桂兰;私营企业工人劳动力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王金柱;双产权制度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荣天;“劳动价值论”与知识经济[J];东南学术;2000年03期

2 张德利;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属性[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3 叶华靓;;“民工荒”的政治经济学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张学安;生产劳动力的劳动时间的探讨[J];经济经纬;2005年02期

5 徐长玉;;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学说若干问题探索[J];经济评论;2007年03期

6 须华斌;劳动力价值的新特征及其对收入的影响[J];商业经济;2004年08期

7 张秀艳;赵东奎;;人力资本与东北经济振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8 关柏春;刘慧;;论马克思的工资、利息范畴创新[J];岭南学刊;2006年04期

9 刘志锁;;民工工资政府干预的经济学根据[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向国成,韩绍凤;劳动价值结构论[J];求索;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万江;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卫玲;人力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制度创新[D];西北大学;2003年

3 车卡佳;高校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于桂兰;私营企业工人劳动力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徐长玉;中国劳动力市场培育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齐艳霞;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2 徐谷波;论我国人力资本增长的教育因素[D];安徽大学;2004年

3 张艳玲;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本计量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赵海超;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5 王蛟;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动力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6 张小健;学习劳动刍论[D];湖南大学;2007年

7 张华;马克思主义利益分配理论的核心基础[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炳福;浅谈《资本论》的劳动力产权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2 李新春;高科技企业的合约特征与企业家性质[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6期

3 夏小林;私营部门:劳资关系及协调机制[J];管理世界;2004年06期

4 赵小兰,许秀文;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私营企业工人权益保障[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朱春燕;;马克思劳动力产权思想及启示[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谢富胜;;企业网络:激进学者的分析范式[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07期

7 何炼成;关于劳动力商品论与劳动价值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兼评何雄浪、李国平与关柏春之争[J];经济评论;2005年05期

8 须华斌;劳动力价值的新特征及其对收入的影响[J];商业经济;2004年08期

9 黄乾;人力资本产权的概念、结构与特征[J];经济学家;2000年05期

10 陈永正;教育对劳动力价值形成作用新探[J];经济学家;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金柱;双产权制度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春梅;按劳分配是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 ;关于资本积累规律与劳动力价值变动趋势的讨论[J];世界经济;1982年09期

3 彭仁钧;;实际工资呈上升趋势,劳动力价值呈下降趋势[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4 彭仁君;劳动力价值变动趋势的再探讨——与蒋学模同志商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6期

5 董藩;焦建国;;劳动力商品租赁论——兼谈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起点[J];财经问题研究;1991年07期

6 杨天均;试论劳动力商品交换的三种法律形式[J];社会科学研究;1993年02期

7 袁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力是商品[J];前线;1993年09期

8 林勤青;略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J];嘉应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9 常昌武;劳动力特殊商品与雇佣劳动制度[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10 束金中;褚秋根;;社会主义劳动力价值的内涵及其运动规律[J];探索与争鸣;198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光远;;第三讲 《雇佣劳动与资本》: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A];认真读点马列原著20讲[C];2006年

2 丁冰;;回避与滥用,异曲而同工——再谈剥削问题之我见[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志国;价值增殖新论[N];广州日报;2003年

2 陈蕾;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养老金制度研究[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3 张建华;协作价值理论悄然兴起[N];中国财经报;2001年

4 张鹏飞 李海燕;试论“重建个人所有制”[N];中国贸易报;2006年

5 闻潜;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走向[N];人民日报;2001年

6 成思危;知识经济时代与人的休闲生活[N];学习时报;2003年

7 初本德;发展地认识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N];金融时报;2002年

8 马惠娣 王国政;休闲产业将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N];科技日报;2000年

9 赵金飞;按劳分配实现形式多样化的理论根据[N];社会科学报;2001年

10 上海财经大学 何玉长 刘黎明;劳动价值论在西方的新解释[N];社会科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桂兰;私营企业工人劳动力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阿如娜;马克思恩格斯就业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刘霏;论国内关于列宁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理论的研究成果[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小健;学习劳动刍论[D];湖南大学;2007年

4 罗跃君;劳动价值论的回顾与思考[D];山东大学;2006年

5 顿红;马克思主义劳动力商品理论在我国的现实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史宏良;论当代管理劳动[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牛鸣飞;《资本论》第一卷所使用的还原思维法[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33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33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6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