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政治互动中的理性选民与政党组织——一种新政治经济学的观点

发布时间:2019-03-02 20:24
【摘要】:新政治经济学从独特的理论视角为研究现代政治中政党与选民的关系开启了新的进路。在政治市场上,选民在进行成本—收益的计算之后决定是否参与投票,而政党的意识形态则构成了降低选民政治成本的有效工具。政党与选民的关系可以通过建立在选民偏好判断基础上的偏好适应模型和偏好塑造模型进行解释。在偏好适应模型中,选民偏好利益对政党制度和政策选择有着决定性影响,政党采取适应或迎合选民偏好的方式来获得选民的支持;而在偏好塑造模型中,政党则通过意识形态的灌输或社会政治权力的运用对选民的偏好进行塑造和影响,以取得选民的政治认同。当前,政党普遍呈现出"去意识形态化"和"政策选择趋同化"的倾向,这对政党政治乃至民主政治的存在意义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Abstract]:New political economy has opened a new way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parties and voters in modern politics from a uniqu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In the political market, voters decide whether to vote after calculating the cost-benefit, and the ideology of the political party is an effective tool to reduce the political cost of the vot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parties and voters can be explained by a preference adaptation model and a preference shaping model based on voters' preference judgment. In the preference adaptation model, the voters' preference interests have a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 political party system and policy choice, and the political parties adopt the way of adapting or catering to the voters' preference to obtain the support of the voters; In the model of preference shaping, the political parties shape and influence the voters' preferences through ideological instillation or the use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power, in order to obtain the voters' political identity. At present, the political parties generally show the tendency of "de-ideology" and "policy choice convergence", which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xistence of party politics and even democratic politic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分类号】:D035;F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光斌;政治冷漠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卫涛;;试析马基雅维利其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2 王飞麟;;近代欧洲高等教育对政治近代化的推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O@化强;;公平、正义的证成及实现路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张黎黎;;古希腊自由思想之浅谈[J];才智;2010年08期

5 刘昌雄;论网络时代行政模式的嬗变及其趋势[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6期

6 海云志;;集体行动发生的三种解释路径及其简评[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熊伟民;论爱因斯坦的世界政府[J];长沙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周巍;安少华;;消除农民工政治冷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城市[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傅菊辉;陆小成;;政治参与视野中的民族地区政治资源问题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2期

10 刘娟;;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正观[J];道德与文明;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戴利朝;;村委会选举中的农民冷漠及其缘由——高坪村选举的跟踪调查与思考[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陆宁;陈华森;;西方服务型政府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基础[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陆宁;陈华森;;西方服务型政府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基础[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俊清;;政治生态主义视阈中的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褚学丽;;财务公开是推进阳光政府建设的关键——以广州市预算公开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程丽娜;当代台湾地区精英嬗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蔡文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罗阳;经济危机、社会动员与政治稳定[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张喜梅;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冯建辉;当代中国政治转型的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卢斌;哲学视域下的网络社会交往[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张洪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刘彦虎;政治精英再生产与政党发展[D];复旦大学;2011年

10 于维君;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真真;政府行政成本结构优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石成松;论1789年前后西方民主政治理论的历史演变[D];湘潭大学;2010年

4 梁会萍;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现代价值及其实现机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建军;中国先进网络文化的民主政治建设功能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程晋普;雅典城邦公民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曦予;地方政府自主性的制度基础[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黎;政府行政成本现状与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来蕾蕾;理想与现实的悖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晓岭;桀骜难驯的权力—德国立宪艰难之因[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洁;;选民、政党与社会福利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6年02期

2 孙洁;;政党政治与社会福利的相关性理论分析框架[J];学习与实践;2006年04期

3 姜琳;目前美国政党政治的特点及影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5期

4 魏磊;;当代英国工党执政方式对英国政党政治的影响与启示[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崔英楠;;政党的宪法地位和实际角色——德国“政党国家”的批评及启示[J];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03期

6 马千山;;英国政党对互联网的应用[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刘中原;;政党政治中意识形态淡化的原因及影响探析[J];世纪桥;2011年11期

8 阚和庆;胡克文;;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在社会基础方面的经验和教训[J];兰州学刊;2007年02期

9 闫国生;;冷战后新选举制度及其对日本政党政治的影响[J];行政与法;2008年04期

10 赵可金;曾庆峰;;政治营销:后工业社会下的美国政党政治[J];美国问题研究;2008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庆平;;西方国家政党政治中的竞争与协商论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2 余科杰;;对台湾政党政治的几点认识[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姜平;;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4 闻丽;;懶正与认同——民初政治精英的“政党”释义[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5 刘阳;;选举政治的政党竞选模式及其超越[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周淑真;柴宝勇;;当代世界政党政治与我国多党合作政治制度[A];交流·研讨·谈心——从无党派人士关注的理论问题谈起[C];2009年

7 付杰;;试论政党的先进性和人民性[A];当代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亚洲;;政党政治视角下的俄罗斯联邦共产党[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窦博;;俄罗斯政党政治的演变及其特点[A];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前言[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建军(江苏);王亮的“亮点”[N];人民代表报;2003年

2 徐驰;布什克里争着吓唬美国选民[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于学农 王维强;让代表建议根植民意沃土[N];人民代表报;2006年

4 彭吉增;市政协召开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常委会议[N];铜川日报;2007年

5 记者 高路 刘立伟;以色列:选民冷对大选,投票率创新低[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6 见习记者 熊敏;希拉里翻身新州 麦凯恩领衔共和党[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7 张孔生;看现场 听想法 解难题[N];扬州日报;2008年

8 镇滔;切实提高代表履职水平[N];人民代表报;2008年

9 刘建军、记者 赵波;军选民用装备实施集中采购成效显著[N];解放军报;2005年

10 江海苹 林福龙;泉州市泉港区700名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N];中国社会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敏敏;中国地方政府转型的新政治经济学解释——上海经验与范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孙大雄;政治互动:利益集团与美国政府决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宋国华;韩国政治转型中的政党政治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赵[,

本文编号:2433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33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9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