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杂流网络的区域经济规模发展研究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scale of regional economy based on complex economic flow network is studied. The flow network theory of graph theory, the algorithm of maximum density subset density of graph theory, the theory of network spatial economics, the theory of universal cooperative structure, and the economic motive force are used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on the momentum of economic growth, the utility flow of nine economic factors and the scale of regional economy, using the statistical method of production and expenditure adopted by GDP in the world,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CIF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gional population volume rate. In order to reveal the essence of regional economic scale development, the paper gives the degree of scale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the algorithm of locating the core area of concentrated economy.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分类号】:F061.5;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善光;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辩证思考[J];理论探索;1996年02期
2 江东;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动力[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3 周康渠;廖林清;俞宁;何明全;;大规模定制动力分析[J];工业工程;2007年06期
4 苏锋;滕明雨;;动画产品国际贸易的二元动力[J];学术交流;2008年03期
5 赵德志;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动力机制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1985年02期
6 董锁成;王培县;;三大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动力、模式对比分析[J];开发研究;2006年05期
7 刘长喜;广东建筑业要发挥内在的经济动力[J];建筑经济;1980年04期
8 谈锦钊;;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初探[J];广州环境科学;1998年02期
9 柳定华;;略论国营企业的生产目的和经济动力[J];学习与探索;1982年03期
10 刘永清;肖忠东;;工业经济模式的非均衡与均衡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日初;;上海成为近代中国经济中心的条件[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2 ;“上海成为近代中国经济中心的历史经验”笔谈[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3 沈祖炜;;从房地产、公用事业看近代上海成为全国经济中心[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4 林学达;;现代化背景下的科学发展动力评价问题[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祝国瑞;祝影;;区域经济空间组织与地理信息可视化——关于第三代经济地图的思考[A];新世纪科技与湖北经济发展——2001首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1年
6 ;上篇 经济现代化研究[A];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经济现代化研究[C];2005年
7 马西恒;;治理经济危机应走出经济中心主义的思维[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8 辛向阳;;北京城市发展的三点思考[A];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城市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7年
9 云继光;;依托各类经济中心是改革批发商业的方向[A];批发商业体制改革——首届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选编[C];1983年
10 张宓;;米兰——意大利的经济中心[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善哲;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重庆,在路上[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2 记者 袁祺 吴越;长三角初步定位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经济中心[N];文汇报;2006年
3 通讯员刘洁记者吴永红;围绕经济中心发挥妇女优势为全面建设小康贡献力量[N];安徽日报;2002年
4 ;长三角: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N];北京商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王丽娟;长三角定位:我国最强经济中心[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栗建昌 张涛;北方经济中心:天津的世纪大考[N];经济参考报;2006年
7 记者 易晓峰;空港经济:广州实现“经济中心”加速器[N];中国贸易报;2006年
8 记者 高海;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必须加快民营经济发展[N];重庆日报;2006年
9 马晖;瞄准“北方经济中心” 天津绘就发展蓝图[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10 阮玉芬;厦门建成区域性经济中心[N];国际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樊新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2 张烨;金融控股集团的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陈月英;中国大陆东部滨海地带区域经济分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兵;国际战略通道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郑毅;吉田茂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郭锦超;近代天津和华北地区经济互动的系统研究(1880年代—1930年代)[D];南开大学;2004年
7 陈利顺;城市居民能源消费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柏益尧;五律协同与仙林新市区发展战略研究[D];南京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小青;城市化的经济动力与作用机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冯衡;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D];湘潭大学;2006年
3 王敏;我国农地非法非农化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4 任毅;西部地区城市化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重庆大学;2005年
5 施楠;试论中古晚期英国农民的家庭储蓄与保障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6 马轶秋;基于公路网络的城市腹地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周雪;重庆高等教育对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建设的人才支撑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于振生;世纪初东亚经济地位及中国的现实选择[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雨新;论民国中期关中三大区域经济中心的南移[D];西北大学;2006年
10 张召利;经济中心功能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机理性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35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35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