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中国出口贸易的隐含碳排放研究——基于改进的投入产出模型

发布时间:2019-04-03 20:06
【摘要】:本文通过改进传统的投入产出模型,分别从总量、行业和贸易伙伴等层面对我国2002—2009年的出口隐含碳排放进行了动态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该阶段我国约有12%—18%的碳排放由出口贸易引致,且随着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隐含的碳排放也持续增加。其中,加工制造业和化学工业是我国出口碳排放的主要载体,而美国和欧盟分别是2002和2007年我国最大的出口碳排放受益国。
[Abstract]:By improving the traditional input-output model, this paper makes a dynamic investigation on the implied carbon emissions from 2002 to 2009 in China's exports from the aspects of total volume, industry and trading partn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bout 12% / 18% of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are caused by export trade at this stage, an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export scale, the implied carbon emissions continue to increase. Among them, processing manufacturing and chemical industry are the main carriers of China's export carbon emissions, while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are the largest beneficiaries of China's export carbon emissions in 2002 and 2007,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与政策研究”(10BJL03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项目(2010-26-17)
【分类号】:F752.62;X196;F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强;庄幸;姜克隽;韩文科;;中国出口贸易中的载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8期

2 陈迎;潘家华;谢来辉;;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8年07期

3 齐晔;李惠民;徐明;;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矫玲玲;王庆余;唐凯;任丽;金磊;;哈尔滨降水变化与厄尔尼诺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2 王文秀;吴开亚;刘晓薇;朱勤;;碳减排经济手段及其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3 徐盛荣,殷桂芝,潘华盛;黑龙江省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策[J];北方环境;2003年03期

4 葛庆龙,周坤,吴兴法;大连市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初步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4期

5 邹尚伟;刘颖;;中国气候状况及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和措施[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6期

6 李明志,袁嘉祖,李建军;中国气候变化现状及前景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贾月慧,王天涛,杜睿;3种林地土壤碳和氮含量的变化[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张迪;魏本勇;方修琦;;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2002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隐含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蒋德志;辛春安;;基于现代混合推进技术的船舶节能[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盛绍学;;浅谈气象部门在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应用服务中的作用[A];第三届安徽科技论坛农业与气候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周晓唯;赵娜;;基于社会福利效应分析的碳关税征收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西社;王维;王斌生;;气候变化对咸阳市水资源的影响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4 赵西社;王维;王斌生;;气候变化对咸阳市水资源的影响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5 郭小哲;;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综合模型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6 王絮絮;徐鹤;;欧盟第二波碳关税压力与中欧贸易中隐含碳的估算——基于EDR的隐含碳系数[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7 闫云凤;杨来科;;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以CO_2排放为例[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8 王革华;;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对中国农村能源发展的机遇[A];2003国际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论坛论文集[C];2003年

9 高新星;赵立欣;;规模化猪场甲烷排放通量测量与分析[A];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新农村、新能源、新产业论坛生物质开发与利用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姜海如;郑治斌;;气象与经济关系探讨[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经济论坛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穆振侠;高寒山区降水垂直分布规律及融雪径流模拟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延军平;陕甘宁老区生态贫水化与生态管理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4 陈刚;集体行动逻辑与国际合作[D];外交学院;2006年

5 朱谦;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清洁发展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李国柱;区域农村生活能源生态经济系统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曲建升;中国欠发达地区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对策分析[D];兰州大学;2008年

8 陈红敏;我国对外贸易的能源环境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9 陈红蕾;自由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石红莲;低碳经济时代中美气候与能源合作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雯;中国工业品出口结构低碳转型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杨波;能源密集型企业碳排放风险识别、评估与管理[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3 谢链锋;低碳约束下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宋新强;LCFORSKA林隙模型的建立及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5 赵东升;东北地区现代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地理界线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葛庆龙;城市主要能源及用水量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大连市为例[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7 余红成;控制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律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8 赵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法律制度评析[D];外交学院;2006年

9 唐为安;区域农业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10 刘元春;气候变化对我国森林火灾时空分布格局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杨开忠,杨咏,陈洁;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6期

2 周志田;杨多贵;;虚拟能——解析中国能源消费超常规增长的新视角[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3 牛树海;虚拟水分析理论和方法[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4 程国栋;虚拟水——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的新思路[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年04期

5 徐玉高,吴宗鑫;国际间碳转移: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J];世界环境;1998年01期

6 中国投入产出学会课题组;许宪春;齐舒畅;杨翠红;赵同录;刘轶芳;满讲义;;国民经济各部门水资源消耗及用水系数的投入产出分析——2002年投入产出表系列分析报告之五[J];统计研究;2007年03期

7 马涛,陈家宽;中国工业产品国际贸易的污染足迹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5年04期

8 刘宝勤;封志明;姚治君;;虚拟水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主要进展[J];资源科学;2006年01期

9 郑国伟;;仪器仪表行业加工贸易现状和发展[J];中国仪器仪表;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炳华,张清;投入产出模型的可分解性及求(I—A)~(-1)的探讨[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1997年04期

2 宁淼;;投入产出模型在工业生态系统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04期

3 何X;含时滞的投入产出优化模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4 许杰;本钢产品能值模型的开发与研究[J];冶金能源;1996年02期

5 马铭锋;陈帆;于仲鸣;杨帆;;投入产出模型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探讨[J];生态经济;2008年07期

6 徐学清,徐鸿楷,李远,娄性义;废物最少化审计中投入产出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1994年03期

7 关宗山;;鞍钢能源投入产出模型及能源预测[J];鞍钢技术;1988年01期

8 杨珂利;时章明;;氧气底吹炉熔炼一次粗铅的能耗分析[J];冶金能源;2010年03期

9 勒晓阳;李松仁;贾春霖;;采、选、冶系统回收率优化模型的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4期

10 徐学清,徐鸿楷,李远,,娄性义;废物最少化审计中投入产出模型的及应用[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吉东;李宁;张鹏;吉中会;;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灾害恢复进程模拟[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李宁;吴吉东;张鹏;刘雪琴;;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的恢复重建情景模拟[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3 张鹏;李宁;吴吉东;;灾害经济影响评估方法及恢复重建模拟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江时学;;拉美二百年发展进程中的五大难题[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17届年会暨“纪念拉美独立2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5 林瀚昕;林敏;龚秋生;严根;习洪斌;;应用频振式杀虫灯防治水稻害虫效果好[A];频振诱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选编(重大农业害虫频振诱控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992-2007)[C];2007年

6 卢炯星;江琴;;WTO与贸易相关的环境法律问题及我国应对之策[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7 冼晓青;万方浩;谢明;;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对四川省国民经济影响的评估[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张卓颖;石敏俊;杨红;;虚拟水贸易对水资源影响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对比分析[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9 裴中阳;梁毅;;原料药出口DMF注册文件中的杂质研究[A];2011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十二五药事管理学科发展与药品监管工作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韩晓芳;刘君侠;;我国包装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研究[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恳;出口贸易“井喷”隐忧:200亿美元坏账谁来买单[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2 记者马璐瑶;出口贸易有了 “无忧保险伞”[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3 马成环;我州出口贸易走出困境[N];民族日报;2010年

4 赵丽;钢结构件出口贸易前景广阔[N];现代物流报;2007年

5 商务部对外贸易研究院研究员 白明;以质求量[N];国际商报;2010年

6 任芳;单证标准化壁垒导致我国出口贸易年损失千亿美元[N];消费日报;2010年

7 顾时宏 商武;泰国采取多项措施应对严峻出口形势[N];中国贸易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印久青;从苹果手机看美国出口导致逆差[N];中国信息报;2010年

9 记者 吴德群 通讯员 林培忠 王茹;深圳民营企业前三季出口大增[N];深圳特区报;2010年

10 记者 葛剑 实习记者 热依汗古丽;兵团出口贸易增速居全国前列[N];兵团日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长勇;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会强;亚洲金融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比较分析[D];河北大学;2010年

3 李军;企专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军;企业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孟彦菊;投入产出模型扩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许和连;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7 李建春;FDI和出口贸易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8 原小能;市场结构与出口贸易[D];南京大学;2002年

9 胡求光;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李富;中国木质家具出口贸易区域结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广前;山东花生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许方萍;WTO框架下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3 陆巍;从出口贸易看“美国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之影响及对策[D];外交学院;2004年

4 王娇梅;技术创新对山东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戴丽丽;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模式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06年

6 张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D];贵州财经学院;2010年

7 曾洁君;广东省出口贸易环境效应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8 董晓雯;我国对外劳务输出与出口贸易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9 桓继强;中国加入WTO初期我省大豆出口贸易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10 李笑白;辽宁五矿出口贸易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453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53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7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