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的历史唯物主义审视
[Abstract]:The rise of knowledge economy not only brings dawn to mankind, but also brings many new puzzles to mankin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and examine the knowledge economy and its background knowledge produc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ink dialectically about its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and make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its value orientation.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分类号】:F062.3;B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雪云;后现代社会理论对社会学的启示及其局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宋振美,刘翠娥;道德与文明:谁是权威——卢梭历史观悖论之揭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余吉生;论网络时代高校毕业生思想工作的着眼点[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俞昌春;后工业社会体育特征与产业化前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穆亚一;消费异化的产生与危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张晔;徜徉在大自然中的人——谈卢梭“回归自然”的思想与华兹华斯自然诗[J];北方论丛;2001年06期
7 李庆霞;;社会转型的哲学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6期
8 顾明远;石中英;;学习型社会:以学习求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肖淑红;对网络经济时代我国体育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变革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10 董小龙,段兵;电视与后现代主义[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斌;私营经济发展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陆天;中国现代化中的政府与政治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唐宏强;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黄和新;马克思所有权思想述要[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建龙;严复政治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臧明义;平等与效率的冲突及其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何鹏翔;卢梭社会契约论的逻辑构架和历史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吴更安;模拟技术在人造丝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和应用[D];浙江大学;2002年
4 马宇飞;理想世界的建构与现代性的失落[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杨芳;理性之光[D];湘潭大学;2002年
6 何晓霞;卢梭的浪漫主义[D];湘潭大学;2002年
7 韦柳忠;知识社会之中轴原理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8 颜家水;民营企业伦理构建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9 杨仕奎;人生价值的多元考辨[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江磊;论信息社会政府组织网络化[D];浙江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世清;;哲学的科学化与对称哲学——评黄楠森教授“哲学科学化”的命题与体系架构设想[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昌;;我的几点建议[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文件[C];2001年
2 韩景元;杨鹏起;卢艳丽;;生产力的矢量增长模型——知识生产力、物质生产力和制度生产力[A];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管理现代化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林燕;;论知识经济时代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融合[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4 ;第二届优秀生产力理论和实践成果奖获奖名单[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专辑[C];2000年
5 张佐友;;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届年会暨生产力流动与重组研讨会学术讨论观点综述[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届年会专辑[C];1998年
6 张佐友;;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创造财富——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观点综述[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专辑[C];2000年
7 于光远;;时代问题[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文件[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赵修义 郁振华;默会知识: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哲学话题[N];文汇报;2000年
2 武汉大学行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黄建军邋高文武;理解以人为本的维度[N];光明日报;2007年
3 王新红;生产力发展促等级观念淡化[N];中山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栋;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历史建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杨勇;哲学视野中国家与个人的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晶;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存在方式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石纪伟;知识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D];中南大学;2009年
3 樊新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及其现实张力[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4 尹宁波;科学技术在生产力构成中的作用[D];武汉大学;2004年
5 范秀同;主体性原则探析[D];新疆大学;2006年
6 高荣;创新性实践的哲学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任盈盈;科技生产力及其流动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8 施红星;科技生产力流动与优化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9 马军显;创新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D];郑州大学;2005年
10 张璐;创造性思维主体的建构与提升[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55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55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