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西方公共定价理论——发展脉络及最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9-08-04 10:48
【摘要】:在私人部门经济中,令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是最优定价法则。在公共部门经济中,由于公共产品的特殊性以及公共部门与国家之间的内在关系,直接将边际成本定价法作为公共部门最优定价法则受到了众多质疑。20世纪中后期,西方经济学界围绕最优公共定价理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经典的Ramsey-Boiteux法则的基础上,基于公平和效率两个目标,众多学者对最优公共定价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纵观西方公共定价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过程:由现实中公共企业的扩张引发了学界对最优公共定价问题的关注,基于公平和效率的目标约束,该理论不断得到修正、完善,在融合各领域的最新研究的基础上,理论与现实的之间的距离不断被拉近。
[Abstract]:In the private sector economy, making price equal to marginal cost is the optimal pricing rule. In the public sector economy,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public goods and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blic sector and the state, the marginal cost pricing method as the optimal pricing law of the public sector has been questioned by many peopl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20th century, the western economic circles had a heated discussion about the optimal public pricing theory, on the basis of the classical Ramsey-Boiteux rule, based on the two objectives of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Many scholars have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discussion to the optimal public pricing mechanism. 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public pricing theory, it shows the following process: the expansion of public enterprises in reality has aroused academic attention to the optimal public pricing problem. Based on the goal constraints of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the theory has been constantly revised and perfected. On the basis of integrating the latest research in various field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ory and reality is constantly being narrowed.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与政府成本控制研究——以北京市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为例》(项目编号SM201010038013)
【分类号】:F06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勇,蒲国蓉;我国转型期GDP的含义:一种新的视角[J];商业研究;2005年17期

2 张宗军;;基于公共性基础上的巨灾保险制度研究[J];保险研究;2008年07期

3 张亨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中的经营机制创新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袁文全;张卫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邱泰如;;对公共财政涵义和财政分配目的的讨论[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浦东财政与社会保障课题组;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现代化:浦东案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邱泰如;;对财政职能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邱泰如;;改善收入分配与扩大居民消费[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高红;王红梅;;事业单位改革: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分析[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黄海洋;夏禹;赵明;;财政支农结构偏差的实证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林;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颖;中国特色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陈福祥;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D];西南大学;2011年

4 董黎明;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瞿志远;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体间关系[D];浙江大学;2012年

6 严明明;论公共服务公平性[D];吉林大学;2012年

7 张三;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社区管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王力;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9 慈勤英;失业者再就业选择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孙辉;上海社区矫正中的第三部门参与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娟;我国中部地区农村公共物品供求现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章胜;基于ELES模型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定价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徐涛涛;我国成人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睿;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高南南;岫岩县工业污染的政府规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曹海侠;蚌埠市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李成彬;城市湖泊污染的经济学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叶晟;我国城市治安服务的有效供给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刘爽;文化体制改革与政策创新[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崔立东;取消农业税后黑龙江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与管理探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为列;简论邓小平的公平分配观[J];北方经贸;1999年06期

2 丁林梅;论邓小平的公平分配思想[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练晓荣;;劳动价值论与分配关系的再认识[J];中国经济问题;2007年03期

4 邓路;刘聪;;论公平分配实现的微观基础[J];产权导刊;2006年12期

5 周德海;;按劳分配的缺陷与实现公平分配的有效途径[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6 刘长兴;;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公平原则[J];科技与法律;2006年01期

7 王检贵;是要增长后的公平?还是要公平中的增长?———也谈当今中国发展战略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0年04期

8 沈立人;公平分配:经济学的最难题[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王卫;;论效率与公平关系[J];求索;2006年06期

10 刘聪;邓路;罗韬;;论公平分配实现的微观基础[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志文;;毛泽东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比较[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2 彭秀丽;;关于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分析[A];三湘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湖南省首届《三湘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黄英娜;张天柱;颜辉武;;循环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基础[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郭晟梅;;循环经济的产生及其发展脉络[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周义程;;公共服务民营型供给模式中的民营化工具解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曹颖;;从公共产品理论看公共服务改革[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董瑞华;胡德平;;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马克思主义视野——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公共经济学的研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8 程宏业;;福利国家的理论分析——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9 丁萍;;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分配观[A];学习 坚持 发展——青海省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3年

10 曾培炎;让·克罗德·劳森;;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邀请信[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专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治彦;城市经济学的发展脉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沈立人(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公平分配:经济学的难题[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3 实习记者  李明宇;绩效管理:摸着石头过河[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4 常修泽;政府提供公共品也可采用“公私伙伴关系”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孙明泉 张雁;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及走向[N];光明日报;2006年

6 特派记者 王康;“活力社会”的系统性优化[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林晶;政府绩效考评制度的理论基础[N];中国财经报;2006年

8 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郑晓燕;我国公共产品生产可借鉴PFI体制[N];社会科学报;2005年

9 郁建兴;避免从市场经济沦落到市场社会[N];南方日报;2006年

10 陈国营;公共产品及服务的市场化边界[N];上海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志涛;自然垄断产业的公私伙伴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王丽娅;宏观经济风险部门间分担与转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邹晓东;从公共服务的政府垄断到多元化供给[D];复旦大学;2007年

4 张传烈;建国以来城市管理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姚明霞;西方理论福利经济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

6 汤玉刚;论政府供给及其效率[D];复旦大学;2006年

7 程万高;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政府信息资源增值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刘燕;公用事业公私合作中公共部门行为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王小龙;经济发展、劳动分工与最优社会契约[D];西北大学;2002年

10 郑书耀;准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冰;平衡计分卡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陈小华;公共部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研究[D];华侨大学;2005年

3 张晶晶;公共部门绩效考评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4 曹建文;公平的分配与分配的公平[D];湘潭大学;2001年

5 李凤廷;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绩效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6 赵婕;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洪丽君;自然资源定价理论与方法综述[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杨薇;环保投融资机制的国内外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仇英军;公共性问题的哲学思考[D];内蒙古大学;2006年

10 霍艳丽;治理理论视野下的公共物品供给多元化[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22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22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9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