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从熊彼特回到马克思: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构建全面创新理论

发布时间:2019-08-07 21:42
【摘要】:我国虽对创新问题的理论研究长盛不衰,但受到创新经济学创始人熊彼特研究创新方法的影响,大多偏重的是对生产方法的创新研究。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论包含了丰富的创新思想,不仅有关于生产方法方面的,而且更多是关于生产关系变革方面的。今后我国研究创新问题的思路要从熊彼特回到马克思,对与生产关系有关的制度创新问题应给予更多地关注。这样将更有助于我国完成构建创新型国家和深化体制改革的艰巨任务。
[Abstract]:Although China's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innovation problems has been a long time, but it is influenced by the research of innovative methods by the founder of innovative economics, Xiong Peter, most of which is the innovation research on production methods. Marx's theory of social development contains abundant ideas of innovation, not only about production methods, but also abo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In the future, the idea of our country's research on innovation should return to Marx from Bear Peter,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problem related to the production relationship. This will help us to complete the difficult task of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and deepening the system reform.
【作者单位】: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分类号】:F091.35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璐;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百年论争研究综述[J];财经科学;2004年04期

2 丁堡骏;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辩护──对晏智杰教授质疑的质疑[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12期

3 沈民鸣;论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4 杨继国;马克思经济学“辩证均衡”理论体系初探[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5 魏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贸易保护和政府干预——对理论文献的简要回顾[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02期

6 刘明;;内外秩序演化约束与政策调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11期

7 谢富胜;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J];经济评论;2003年02期

8 朱奎;转形问题的一个马克思主义解——兼评丁堡骏和白暴力的转形理论[J];经济评论;2004年01期

9 许曦,刘方;熊彼特的“创新思想”评介——读《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师;2004年07期

10 王浩斌;;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权的建构路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融合——基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新解释[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姚慧琴;经济危机成因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2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顾新;区域创新系统论[D];四川大学;2002年

4 赵建;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何丰;制度变迁中的企业创新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尹庆民;基于博弈论的中国转轨时期银企关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7 宋辉;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产业结构与部门发展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郭友聪;科学发展观[D];复旦大学;2007年

9 陈青洲;科技园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端信;企业创新体系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2 高博;浅析西欧企业购并(M&A)潮[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陈亚联;江泽民创新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王晖;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5 王方红;我国现代企业分配制度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6 陈文烈;区域创新与欠发达地区发展——以青海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宝国;《盐铁论》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历史影响[D];华侨大学;2005年

8 郝相钦;在“铁律”的视线之外?[D];河北大学;2005年

9 蒋其发;湖北省民营企业创业动机与环境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鲁奇;马克思的发展观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如鹏;关于熊彼特的经济创新理论[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3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帆;齐昊;;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一个马克思主义视角的批评[J];理论界;2010年01期

2 马尔库斯·C·贝克尔;汉斯·U·埃布林格;乌尔里奇·海德克;T·克级德森;张吨军;;熊彼特之经济发展理论、商业周期理论和民主理论间的缺环——评熊彼特的《发展》[J];南大商学评论;2005年03期

3 方在农;;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说起[J];自然杂志;2006年02期

4 付方赞;孙力;;熊彼特的思想遗产——经济分析史研究的范围与方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张君;温志强;;熊彼特民主理论评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20期

6 黄乐;;马克思与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的比较分析[J];财政监督;2011年17期

7 魏达志;创新决胜未来[J];特区经济;2002年06期

8 李乾文;熊彼特的创新创业思想、传播及其评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8期

9 刘奇;;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0年21期

10 孙杰;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伦理学--熊彼特与马克斯·韦伯经济增长理论评析[J];国际经济评论;1996年Z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兴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发展我国理论经济学——兼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历史使命[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董瑞华;胡德平;;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马克思主义视野——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公共经济学的研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3 张永军;;日本经济衰退与复苏原因探析——马克思主义的视角[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顾钰民;;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5 王仕军;;马克思企业理论的反思与检讨[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6 赵伟;;马克思主义城乡经济关系论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追溯[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7 李济广;;马克思主义与“公有民营”[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陈永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经济学的自主创新[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侯廷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影响力不容质疑——国外学者对马克思经济理论影响力的肯定评价[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谭培文;;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劳动价值观念[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茉楠;美国需要“熊彼特”而非“凯恩斯”[N];经济参考报;2011年

2 本力;“这个世纪最老练的保守派”[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杨奎松;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和原由[N];深圳特区报;2011年

4 佘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学术座谈会召开[N];光明日报;2005年

5 吴树青;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经济学发展[N];光明日报;2005年

6 郑晓丽;从基层理论宣传实践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丽水日报;2010年

7 杨双菁;不能用西方经济学“描述”中国改革[N];中国财经报;2005年

8 龚文德;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研究的创新[N];光明日报;2007年

9 李保民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之路[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特约记者 杨承磊;我国马克思主义著作编译研究成果丰硕[N];解放军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薇;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命题: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重构”、“辩护”和“修正”[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陶国相;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理论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陈质颖;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人性思想述评[D];湖南师范大学;1998年

4 曹亚雄;知识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D];武汉大学;2003年

5 王晓杰;马克思休闲思想及中国休闲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董辉;财富与信仰的冲突及其化解[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郑飞;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D];南开大学;2009年

8 杨宏;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视域下我国老龄消费市场开发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曹彦生;马克思资本理论与西方资本理论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王一妍;《资本论》方法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珂;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2 汪芳;青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意蕴[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郭继红;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观[D];山东理工大学;2008年

4 张进华;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5 赵玉华;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演进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李长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妮;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龚丽娟;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历史发展与现实启示[D];西北大学;2008年

9 陈童;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市场经济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纪超凡;马克思市场竞争理论及其时代价值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24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24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2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