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维度及其当代价值
[Abstract]:The relevant literature shows that Marx has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ecological philosoph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re the basic elements and important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even the "first source"; ecological balance is one of the objective "test criteria" to measure whether productive forces are advanced or not. Ecological harmony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productivity to achieve "doubl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man and society".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 should and must follow the requirements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such as resource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nomic cycle, social harmony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哲学基本范畴研究”(编号:11BZX029) 内蒙古大学生态哲学创新团队项目(编号:121106—22)资助
【分类号】:F014.1;F0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包庆德;王金柱;;生态文明:技术与能源维度的初步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汤文曙;马克思历史观的主体视角及其当代价值[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史玉民,魏则云;整体论思想的泛化与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演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刘荣清;马克思现代理性主义人性观的生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孙显元;;总体社会、主体社会和社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高敏;“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陈绍山;关于消费的哲学反思[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庆炳;;毛泽东的美学思想三题[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高嘉社;;传播科技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吴国林;王彩虹;张小玲;;产业及其哲学问题[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罗天强;李晓乐;;论消费者对技术的社会责任[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世雁;翟波;;建设生态伦理浅论——科技伦理的自然与社会走向[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世雁;;现代生态学的后现代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7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基玫;;对艺术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李秋群;;西方语境下对庄子的美学误读[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10 陶秀t,
本文编号:2527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27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