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Abstract]:Mao Zedong seriously studied and deeply considered the socialist economic problems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China in the late 1950s, made an important exploration of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a, and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unique opinions. Mao Zedong's exposition on Chinese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y during this period is mainly reflected in his 1958 Notes on Stalin's Socialist Economic problems of the Soviet Union, on the Socialist Economic problems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on the textbook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oviet Union from 1959 to 1960. These comments and conversations have left a very rich and precious ideological wealth and theoretical heritage for the study of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y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his paper discusses Mao Zedong's thought on Chinese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y from 12 aspects. These 12 aspects are: (1) on the paradigm of Soviet economics; (2) on the research object of political economy; (3) on the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 of economists; (4) on the outline of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y; (5) o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6) on socialist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7) on the law of socialist economy; (8) on socialist commodity production and value law; (9) on the wavy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economy; (10) on socialist management; (11) on the stage of socialist economic development; (12) on communism.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091.93;A8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易风;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新城;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前途的一个大问题——科学地研究苏联演变问题的重大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朱伟俊;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线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赵家祥;;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能够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澄清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一种误解[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熊文钊;郑毅;;以董必武“党政分开”思想考量“县委书记高配”问题[J];北方法学;2011年02期
5 吴向东;;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张荣洁;魏莉;;改革:从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易新涛;1941—1944年苏联对华政策述评[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赵永春;刘焕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轨迹及启示[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6期
9 刘剑飞;;从哲学视角剖析斯大林思维方式的局限性[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朱广亮;;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一种系统论的解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政;;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社会主义社会平等问题研究[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丁酉;;论近代我国少数民族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的意义和教训[A];全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文集[C];1991年
3 周一平;;瞿秋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浅显简明特色[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四辑)[C];2010年
4 张凌云;;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内容和理论定位——马克思的发现片论之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5 李维武;;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主义化倾向探析[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6 钟哲明;;第二十讲 《论我国革命》:对庸俗生产力论的总清算[A];认真读点马列原著20讲[C];2006年
7 荣开明;;创立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划时代杰作——纪念《正处》发表50周年[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刘仓;;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于金富;;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研究之一[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10 刘刚;;生产方式变革中的逻辑关系——不同分析框架的比较和新框架的提出[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少东;日美冲绳问题起源研究(1942-1952)[D];南开大学;2010年
5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6 陈爱萍;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吴艳东;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论[D];武汉大学;2010年
8 仵希亮;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彦堂;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新闻工作者教育研究(1937-1949)[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兆响;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三大转向与当代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姜自安;马克思主义阶级冲突理论与实践[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郑波;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D];湘潭大学;2010年
4 浦江;高校思想品德课程建设的历史与现实考察[D];苏州大学;2010年
5 罗晶;论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玉奎;苏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薛红亮;和谐社会人的发展的主体性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张晓雷;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闫维;昆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松松;中国共产党老干部政策的历史演进[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泉;毛泽东的知识观初探[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孙焕英;需要研究的“毛泽东研究”[J];传媒;2002年10期
3 萧延中;国外毛泽东研究的类型、概念与意义——为《国外毛泽东研究译丛》出版而作[J];教学与研究;2003年12期
4 ;学习·理解·反思: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5 凌辉;毛泽东和他的秘书长李六如[J];湘潮;2003年06期
6 李君如;再学毛泽东[J];党史文汇;2004年06期
7 潘宝卿;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者[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霍伟岸;《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基础1917-1935》的简要评介[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02期
9 ;大型史诗性纪念画册《毛泽东画传》出版[J];人民政坛;2004年01期
10 徐志宏;“一个很有意义的举措”——记《湖南科技大学学报》“毛泽东研究”专栏[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小平;;毛泽东军事心理思想及其运用[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2 李捷;;学习毛泽东 超越毛泽东[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3 丁青;;汲取人文精华 铸就崇高境界——博览群书对毛泽东一生的影响[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曹艳肖;;2010年毛泽东研究主要书目[A];毛泽东研究2011年卷[C];2011年
5 本刊编辑部;;近五年毛泽东研究主要英文著作目录辑览英文(英文)[A];毛泽东研究2011年卷[C];2011年
6 唐正芒;;关于客观评价“大跃进”时期的毛泽东思考点滴[A];毛泽东研究2012年卷[C];2013年
7 龙剑宇;;1917—1918年毛泽东探究“大本大源”的历程[A];毛泽东研究2012年卷[C];2013年
8 ;2011年毛泽东研究英文文献(部分)(英文)[A];毛泽东研究2012年卷[C];2013年
9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征文通知[A];毛泽东研究2012年卷[C];2013年
10 李君如;;学习毛泽东,也要学习,学习,再学习[A];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素娥;分享智慧的遗产:《毛泽东读书集成》即将问世[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南京大学哲学系 王芳;借镜国外毛泽东研究[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 李捷;毛泽东对中华民族至少有五大贡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虹笺;走近毛泽东的豪迈人生[N];光明日报;2003年
5 李君如;结合新的实践学习毛泽东[N];光明日报;2003年
6 ;毛泽东不是神[N];西藏日报;2003年
7 程麻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日本毛泽东研究的宽与深(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程麻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日本毛泽东研究的宽与深(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陈相安;毛泽东“留下的”特殊收藏品[N];中国档案报;2004年
10 叶张瑜;深入研究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继承毛泽东宝贵遗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述;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199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永梅;论文献资料与毛泽东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2 苗全民;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历史演进[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纪颖颖;竹内实的毛泽东研究之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于微;论泰维斯的毛泽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李新玲;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观的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
6 权伟新;知识传播与阅读选择:毛泽东对西学的认知和理解,,1910-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邹静;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商丹丹;毛泽东国家安全思想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9 万金鹏;史华慈毛泽东研究评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叶丛;试论毛泽东群众路线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D];湘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27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27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