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消费行为及其动因剖析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分类号】:F014.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征;;从符号学角度简谈文字设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王连森;基于符号学的“整体品牌”概念[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高时阔;黎文丽;郭开选;赵青娥;;科技论文文体结构所体现的美学特征[J];编辑学报;2006年03期
4 胡霞,罗昕;符号的交际功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钱玉趾,,徐弟宣;汉字编码的必要信息及信息含量──汉字编码的优劣标准试析[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6 张启剑;;功能对等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J];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孙洪波;;文化差异对旅游跨文化交流符号意义的影响[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刘建军,杨丽茹;论文学符号的本质与功能性结构关系[J];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05期
9 伏飞雄;;日常生活“泛艺术化”实践的符号学反思[J];当代文坛;2010年03期
10 肖青芝;王慧敏;;从符号学的角度解读红字“A”[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增志;文化传承中的教育空间与教育仪式[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凌浩;符号学视野下产品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谢建军;书法美学意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邓伟龙;中国古代诗学的空间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余继宏;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家具形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张玉莲;墓葬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09年
8 苏艳;回望失落的精神家园:神话—原型视阈中的文学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9 张然;基于单线平涂的二维动画本体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于全有;语言底蕴的哲学追索[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娟;民间美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9年
2 于佳佳;用视觉形态语义解读设计思维创意[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3 倪磊;符号化消费语境下的影像广告语言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4 张立杨;哈尔滨现代商业环境视觉导向设计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平果;师生隐性冲突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席志武;雅克·德里达解构符号学与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昀;论传统铺装的“韵”对现代城市景观铺装的启示[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易丹;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艺术符号的创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陈红;长阳巴土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10 岳怀旺;动画角色运动语言及其设计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辉;;消费社会与符号价值的生产[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尹国平;;消费视野中的文化与符号[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3 姜帆;;品牌文化:消费社会背景下品牌竞争的核心——符号学视角的分析[J];新闻界;2008年04期
4 薛春;;广义大众传媒视野下的消费文化——浅析大众媒体缔造下的现代消费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5 高亚春;;消费社会的崛起——波德里亚对现代性的通俗性表达[J];兰州学刊;2006年06期
6 王雪;闫顺利;;消费社会的价值异化及其困境[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李曦珍;连珩;;博德里亚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批判理论透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8 高亚春;;波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9 朱麟飞;;消费社会的运作逻辑[J];商场现代化;2009年01期
10 陈丽芳;;符号消费环境下的“四号卡”营销[J];通信企业管理;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琴;;论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批判理论[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2 董金平;;消费社会视域中的女性身体塑形——以“蔷薇老妈”整容个案为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3 鲍明晓;;财富体育[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4 戴冠青;;消费社会的文学审美走向[A];“美学与当代生活方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许斗斗;;时尚消费的社会力量[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马晓京;;旅游象征消费对云南石林旅游商品开发的启示[A];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成兵;;消费文化语境中的认同危机问题[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8 李鹏;;消费价值体系与消费社会的产品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9 秦志希;徐小立;;论消费文化语境下新闻传媒的变异[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阳煜华;;消费文化背景下体育明星品牌代言的策略探析[A];第22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仰海峰;消费社会的理性审视[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仰海峰;消费社会与资本逻辑[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马宏伟;建设消费社会[N];人民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赵加积;品牌“符号价值”的消费与经营(上) [N];中国工业报;2004年
5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陈亚娟;鲍德里亚:纽约知识分子圈里的大红人[N];社会科学报;2003年
6 王岳川;消费社会的身体策略[N];深圳商报;2003年
7 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教授 张敦福;消费社会与社会治理的新课题[N];文汇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赵加积;品牌“符号价值”的消费与经营(下) [N];中国工业报;2004年
9 袁岳 邓理峰 张天红;符号 正在笼罩消费社会[N];经济日报;2003年
10 鲁钟鸣;品牌的符号价值[N];经理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庆;消费社会中的认同[D];中山大学;2007年
2 鞠惠冰;消费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形态的转折[D];四川大学;2003年
4 王又佳;建筑形式的符号消费[D];清华大学;2006年
5 夏莹;作为一种批判理论的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D];清华大学;2005年
6 张爱丰;消费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7 朱麟飞;后现代社会视野下的消费方式变迁[D];吉林大学;2009年
8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邹晓霞;商业街道表层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10 韩欲立;物体、消费与符号[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先游;论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文化理论[D];新疆大学;2005年
2 任文刚;马克思价值论视野中的符号本真探析[D];山西大学;2006年
3 袁芳;商品符号价值的广告传播对使用价值的放大与背离[D];吉林大学;2008年
4 白春民;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雪;当代消费主义文化批判[D];燕山大学;2010年
6 霍志静;异质的形态与同质的逻辑[D];清华大学;2003年
7 吕维克;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社会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余可丽;消费文化下的《江南都市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徐艳;消费文化下奢侈品广告的符号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李婷婷;消费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38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38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