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效率与生态福利制约下商品生产与生态生产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顾银宽;张红侠;;生态经济效率有关问题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张亚连;张卫枚;孙凤英;;企业生态经济效率与可持续发展[J];城市问题;2011年06期
3 许坚;生态效益与生态经济效益的界定──兼与张叶先生商榷[J];生态经济;199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建国,李卫成,刁文庆;综合整治城市环境 建设生态城市[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2年06期
2 肖燕;钱乐祥;;豫西山地生态经济综合区划——以洛宁县为例[J];经济地理;2006年06期
3 匡远配;;两型经济的衡量标准与模式:基于生态经济效率理论的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06期
4 匡远配;连大鹏;;中国地区两型农业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5 李阳;李晶;;企业生态效率理论发展及实现[J];企业研究;2012年02期
6 曹俊文;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综合经济效益[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年06期
7 肖燕;钱乐祥;;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彭毅;资源型央企生态效率提升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
3 李彦龙;哲学视野中的生态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周升起;农产品国际贸易生态经济效益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5 牛苗苗;中国煤炭产业的生态效率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翟影;吉林省环境保护投资效益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包学平;西部工业中心城市实施清洁生产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3 肖燕;基于GIS的豫西山地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4 韩震;晋城市生态经济区划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5 李树财;生态经济的哲学关照[D];重庆大学;2008年
6 王森;基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生态经济区划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珉;火力发电企业环境保护投资效率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8 唐微;新宾满族自治县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吴华清;张本照;;生态效率:一种资源定价的新视角[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年09期
2 殷勤凡;对循环经济基本概念、理论渊源的新认识[J];经济纵横;2005年07期
3 董素红;;论生态效率对企业经济业绩的影响[J];金融经济;2007年10期
4 温素彬;黄浩岚;;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的企业绩效评价——绩效三棱镜的应用案例[J];会计研究;2009年04期
5 孙源远;武春友;;工业生态效率及评价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11期
6 岳媛媛,苏敬勤;生态效率:国外的实践与我国的对策[J];科学学研究;2004年02期
7 吕彬;杨建新;;生态效率方法研究进展与应用[J];生态学报;2006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平南;张彤军;;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J];新视野;2008年03期
2 吴华清;张本照;;生态效率:一种资源定价的新视角[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年09期
3 杨斌;;2000—2006年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研究——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09年07期
4 段显明;沈红云;;基于DEA模型的宁波工业生态效率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9期
5 杨文举;;基于DEA的生态效率测度——以中国各省的工业为例[J];科学经济社会;2009年03期
6 陈瑜;;生态现代化理论研究述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王宏志;高峰;刘辛伟;;基于超效率DEA的中国区域生态效率评价[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年06期
8 葛振波;张晋波;李德智;张星;;基于DEA的我国建筑业生态效率评价[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9 唐卫东;;鄱阳湖生态效率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4期
10 黄英娜,张天柱,颜辉武;循环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基础[J];环境保护;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政;;高新工业园区生态效率评价体系的构建[A];质量——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2 郑志忠;李定邦;;生态工业园区的构建及生态效率在生态工业园区构建中的应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3 邱寿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研究[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4 楼崇;;循环经济理论与汽车市场生态平衡[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5 芮黎明;;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处理的辩证关系[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陈桥驿;;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徐学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A];徐霞客在浙江[C];1998年
7 张波;;生态资源:循环经济的支点[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8 王明远;吴新华;;煤矿循环经济发展思路[A];建设节约型煤矿企业优秀论文集(2006年)[C];2006年
9 李美丽;;循环经济——一个值得重视的发展趋势[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楼崇;;循环经济理论与汽车市场生态平衡[A];21世纪中国汽配市场论文集(四)[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明慧;能源利用与生态平衡成“科博会”能源论坛主题[N];中国改革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蔡芳;全民绿化维护生态平衡[N];珠海特区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徐风;标准推动园区生态效率持续改进[N];中国质量报;2010年
4 高天明;生态平衡和谐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1年
5 翟立邋通讯员 张仁庆;能源利用与生态平衡备受关注[N];中国建设报;2008年
6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加大生态建设力度 构筑北疆生态长城[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7 朴勇;要重视高增长经济背后的隐忧[N];盘锦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张平;让林子长起来让产业兴起来让群众富起来[N];黑龙江日报;2006年
9 李胜斌;实施清洁生产要 发展循环经济[N];消费日报;2006年
10 记者 权立通;85万平方米改造任务全部落实[N];烟台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世秀;黑龙江省区域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2 邱寿丰;循环经济规划的生态效率方法及应用[D];同济大学;2007年
3 易军;基于能值分析的高新区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刘朝瑞;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杜春丽;基于循环经济的中国钢铁产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6 李俊莉;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状态评估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7 李小鹏;生态工业园产业共生网络稳定性及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陶阳;区域生态工业系统运行机制与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牛苗苗;中国煤炭产业的生态效率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10 方一平;山区生态产业的开发与组织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远;两型社会背景下区域工业企业生态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赵帅;两型社会背景下企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张培;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工业园生态效率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张欣;建筑物生命周期的生态效率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钟小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效率的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6 刘伟;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设计及其生态效率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7 肖娟;四川省工业系统生态效率及环境压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魏光彩;基于成本管理的企业生态效率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9 栾桂林;利用生态效率指标体系对青岛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与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10 庄静怡;环境政策、技术创新与陕西省工业生态效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552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55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