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的霸权性质——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视角
本文关键词:全球价值链的霸权性质——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传统多以分工和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对提高生产效率的意义,但回避甚至故意掩盖了由此导致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马克思对这一研究传统进行了批判,深刻揭示了国际分工的剥削本质,并以"资本家的手"取代了"看不见的手"。按照马克思的研究思路,在"资本家的手"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经由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转变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关系。全球价值链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国家精心打造的经济霸权体系。此霸权体系的关键在于流通环节,其作为价值的实现过程决定了财富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际分工 劳动价值论 经济霸权
【分类号】:A811.6;F091.91
【正文快照】: 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受严峻的考验。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和工资上涨已经严重吞噬了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出现了大量企业倒闭的现象。另一方面,高能耗、低效率的制造业给中国的资源与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破坏。2011年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报告称:我国环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程恩富,廉淑;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新探——海派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J];求是学刊;2004年06期
2 贾根良;;国内经济一体化:扩大内需战略的必由之路[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2期
3 孙来斌,颜鹏飞;依附论的历史演变及当代意蕴[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04期
4 梅俊杰;;从马克思的论断看自由贸易的历史真相[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06期
5 贾根良;;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致命弊端[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源超;张玮;;邓小平理论中的科学精神[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1期
2 邵先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呼唤国防伦理文化自觉[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3期
3 王成志;亓大为;;人文关怀视域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3期
4 王薇;郭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哲学阐释[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4期
5 阎巍;;国家利益视域中的军事技术[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4期
6 曾美勤;;适应与超越: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德育价值观[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4期
7 张海;郝志;;军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思考[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3期
8 雷雪;;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当代官兵自由个性发展[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3期
9 梁晓磊;陈丽;刘占峰;;“感受性是哲学家的词藻”——丹尼特取消感受性的激进立场探析[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3期
10 王燕群;;论军人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的一致性[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健玮;沃尔玛的全球化和本地化[J];商场现代化;2003年06期
2 邓洪波;中国是否占领了国际纺织行业制高点?[J];时代经贸;2005年09期
3 马智鹏;;公路“收费”之困[J];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05期
4 程恩富,丁晓钦;世界工厂与知识产权优势——著名经济学家程恩富访谈[J];社会科学家;2003年03期
5 吴建国;沃尔玛的中国市场战略分析[J];上海商业;2003年02期
6 蒋殿春,夏良科;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作用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5年08期
7 平新乔;关晓静;邓永旭;李胤;梁爽;陈工文;章椹元;周艺艺;;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的溢出效应分析:来自中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的报告[J];世界经济;2007年08期
8 黄安年;;美国的崛起与发展[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8年10期
9 贾根良;;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致命弊端[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12期
10 郭崇义;沃尔玛的业态和空间扩张[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文治;[N];北京商报;2008年
2 梁冰;[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徐朝晖;[N];金华日报;2005年
4 史彦;[N];经济观察报;2003年
5 王志灵;[N];市场报;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青;;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变化及战略调整[J];理论探讨;2009年03期
2 谢鲁江;;把握我国经济在国际分工中的新定位[J];前线;2012年06期
3 陈锦希;从“国际分工”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突破[J];理论学习月刊;1995年05期
4 余炳雕,尹小平;日本参与东亚国际分工战略目标、形式的调整与影响[J];东北亚论坛;2001年04期
5 小林孝雄;杨维中;;日本对亚洲地区的直接投资与国际分工的进展[J];南洋资料译丛;1990年02期
6 汤光鸿;论加强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层次国际联系[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7 井上泰夫,刘继萍;第三次国际分工的形成与日中关系[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8 贾国富;我国西部开发中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思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9 任志新,王云霄;发展知识经济的八大社会条件[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12期
10 陈文慧;申靖;;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区域聚集同时加强的经济学解释——基于跨国公司视角[J];桂海论丛;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文晖;;新经济、国际分工重构与中国的机遇[A];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经济交流协作——第六届“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刘玉;孙文远;;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工资效应: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成立30周年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马先仙;;国际分工与我国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程新章;;中国—东盟国际分工中的合作——基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证研究[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5 刘玉;孙文远;裴育;;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收益分配:基于Stackelberg竞争博弈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亚敏;皇甫海蓉;王浩;;国际分工、模块化与CIBS发展战略研究——一个新的分析方法[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7 张二震;马野青;;当代国际分工新特点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新发展[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恩昌;医药行业如何争取国际分工[N];健康报;2002年
2 记者 刘志巍 通讯员 王燕群 文e鹐,
本文编号:336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336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