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集成创新的理论模式

发布时间:2017-04-30 13:15

  本文关键词:集成创新的理论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加强集成创新,是实现自主技术创新的新思考,也是企业获得竞争力、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有关集成创新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提出针对企业的集成创新模式,探索构建初步的集成创新理论框架。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集成创新 技术创新 模式
【分类号】:F091.354
【正文快照】: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从模仿到创新的道路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引进、模仿和相关的技术学习仅仅只是量变的过程,,如何到达进入自主创新阶段的质变点,通过何种手段和方法到达,已成为国家、企业极度关注的焦点。基于这些思考,本文提出针对企业的集成创新模式,探索构建初步的集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2 白波,吴永林,高洪深;企业创新过程的探讨[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陈海秋;基于资源和管理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和统计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葛勇义,邓波;SSK视野中的技术创新[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欧阳新年;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与利益激励机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孔祥智;北京市乡镇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7 王汉熙;从工程需要中提炼报道选题之实践[J];编辑学报;2002年03期

8 夏恩君;论企业技术创新的自我替代[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武英;市场机制与企业技术创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丁巨涛;我国乡镇企业技术创新探析[J];商业研究;2002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海;高新技术产业化论[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王道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测度与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3 刘国平;经济系统进化及动因[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4 丁巨涛;技术创新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5 吕凌;企业技术创新的资产战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唐华茂;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创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王开明;企业的知识资本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8 程萍;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9 杜伟;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论[D];四川大学;2002年

10 顾新;区域创新系统论[D];四川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建旭;技术创新空间扩散机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2 刘蔚玲;企业产品创新中的信息保障[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江龙学;技术创新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白宇峰;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构建的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5 王镜;旅游产品创新系统的研究——以深圳华侨城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邱永健;广西支柱产业技术创新问题与对策——广西蔗糖业技术创新分析[D];广西大学;2001年

7 刘劲杨;现代创新理论与地矿科技攻关创新模式探析——以国家科技攻关305项目为例[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8 李小玲;闽台高技术产业互补机制对策研究[D];福州大学;2001年

9 孙德明;林业企业技术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10 黄郴;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消费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荻;武春友;;产业集群生态化及其模式的构建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普照;吴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科学内涵及相互关系[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2 陈国宏;;技术改造总体效果的宏观评价及投资优化模式[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3 郑贵斌;;“创新爆炸”轨迹及其启示[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4 刘学敏;;循环经济的定位、机制与模式[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5 王国红;邢蕊;唐丽艳;;区域产业集成创新支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苗建军;万青;;亚垄断市场特征及形成途径分析[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高红贵;;论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8 崔铁宁;;循环经济型社会[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9 吴季松;;循环经济理论自主创新与发展[A];落实科学发展观——2006中国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学术论文汇编[C];2006年

10 袁强;方福康;;经济中的“J”效应[A];Optimization Method, Econophysics and Risk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苏州模式+温州模式=中国“第三条道路”[N];南京日报;2005年

2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张孝德;经济转型嵌入内生增长模式正逢其时[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3 李力 编译;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N];中国贸易报;2006年

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林晶;政府绩效考评制度的理论基础[N];中国财经报;2006年

5 李华芳;贫穷的位置,只应在博物馆里[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6 ;一核到多核[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7 常修泽;政府提供公共品也可采用“公私伙伴关系”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6年

8 周其仁;个人状况对政策的影响[N];经济观察报;2006年

9 清议;借产业升级摆脱内需困境[N];经济观察报;2006年

10 胡泳;“红顶商人”缘何出中国?[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燕;区域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于挺;产业分工对产业创新的促进机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4 陈冬梅;保障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俊峰;我国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模式构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 贾晋;信息资源配置的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昝金淼;兴福模式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4 梁小勇;项目生命周期模式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5 缪建红;非营利性组织及其基于CORPS模式的经营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6 张向锋;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模式探讨[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7 鞠海鹰;CSA模式中消费者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8 何嫣;科技哲学视野下的莱斯特·布朗生态经济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9 范德胜;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戴颖;茅以升工程创新思想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集成创新的理论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6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336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1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