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观:马克思和汤普逊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2-01-24 12:00
如何科学认知财富以及实践什么样的财富观,是中国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急需应对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的财富观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等方面均远超越于汤普逊的财富观。从马克思的财富观出发,不仅能客观把握财富的内涵、本质、源泉和衡量尺度,还能在财富的生产、分配及消费等环节得到若干重要的政策启示。梳理和比较两大理论体系,合理借鉴汤普逊财富观的科学成分,有利于深刻理解并完善发展马克思的财富观,并对中国构建新时代财富观以推进高质量发展极具现实意义。马克思的财富观也必将在更多更丰富的实践检验中继续完善发展,以体现其科学性和指导力。
【文章来源】:改革与战略. 2020,36(02)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马克思的财富观
(一)财富的内涵和本质
(二)财富的衡量尺度
(三)财富的生产
(四)财富的分配
(五)财富的消费
二、汤普逊的财富观
(一)财富的内涵
(二)财富的生产和分配
(三)三种劳动制度在财富生产和幸福获取方面的利弊比较
(四)建立合作公社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三、马克思和汤普逊财富观的比较
(一)研究目的的区别
(二)研究对象的不同
(三)理论基础的差异
四、结论与启示
(一)借鉴汤普逊财富观的科学成分以完善发展马克思的财富观
(二)对中国构建新时代财富观以推进高质量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财富指数的测度与分析[J]. 郭晗,任保平,廉玉妍. 经济纵横. 2019(02)
[2]改革开放40年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J]. 胡家勇.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8(06)
[3]马克思能力财富观的基本内涵与当代启示[J]. 张艳涛. 宁夏党校学报. 2018(06)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笔谈[J]. 洪银兴,刘伟,高培勇,金碚,闫坤,高世楫,李佐军.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9)
[5]马克思消费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 王秋. 理论学刊. 2018(01)
[6]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 詹明鹏. 求实. 2015(10)
[7]科学财富观的构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意义[J]. 毛新. 社会主义研究. 2013(04)
[8]《资本论》与马克思的科学财富观[J]. 屈炳祥. 当代经济研究. 2012(06)
[9]改革开放以来执政党财富观的演进历程探析[J]. 邱卫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10]马克思的财富观及其当代意义[J]. 韩庆祥. 哲学研究. 2011(04)
本文编号:3606535
【文章来源】:改革与战略. 2020,36(02)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马克思的财富观
(一)财富的内涵和本质
(二)财富的衡量尺度
(三)财富的生产
(四)财富的分配
(五)财富的消费
二、汤普逊的财富观
(一)财富的内涵
(二)财富的生产和分配
(三)三种劳动制度在财富生产和幸福获取方面的利弊比较
(四)建立合作公社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三、马克思和汤普逊财富观的比较
(一)研究目的的区别
(二)研究对象的不同
(三)理论基础的差异
四、结论与启示
(一)借鉴汤普逊财富观的科学成分以完善发展马克思的财富观
(二)对中国构建新时代财富观以推进高质量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财富指数的测度与分析[J]. 郭晗,任保平,廉玉妍. 经济纵横. 2019(02)
[2]改革开放40年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J]. 胡家勇.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8(06)
[3]马克思能力财富观的基本内涵与当代启示[J]. 张艳涛. 宁夏党校学报. 2018(06)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笔谈[J]. 洪银兴,刘伟,高培勇,金碚,闫坤,高世楫,李佐军.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9)
[5]马克思消费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 王秋. 理论学刊. 2018(01)
[6]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 詹明鹏. 求实. 2015(10)
[7]科学财富观的构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意义[J]. 毛新. 社会主义研究. 2013(04)
[8]《资本论》与马克思的科学财富观[J]. 屈炳祥. 当代经济研究. 2012(06)
[9]改革开放以来执政党财富观的演进历程探析[J]. 邱卫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10]马克思的财富观及其当代意义[J]. 韩庆祥. 哲学研究. 2011(04)
本文编号:3606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3606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