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资本主义分工悖论的消解及超越

发布时间:2022-05-10 20:02
  分工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具有正反"悖论性"的特征。一方面,马克思视分工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分工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减轻劳动者重负和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等方面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认识到资本逻辑下分工向着背离人的方向发展,分工造成劳动异化和阶级对立,束缚了人的发展。分工所呈现的"悖论性"特征,折射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冲突,其根源在于私有制的存在和资本本身的内在逻辑作用。在此意义上,分析马克思分工理论,探析分工悖论的消解路径,以反观当下社会分工发展。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马克思视分工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
    (一)分工满足人的存在的社会性
    (二)分工满足人的需求的多样性
    (三)分工满足人的发展的全面性
二、资本逻辑下分工向背离人的方向发展
    (一)分工造成异化劳动
    (二)分工造成阶级对立
    (三)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三、分工悖论的根源分析
    (一)分工本身的分化属性
    (二)自发分工是人类历史的阶段性产物
    (三)分工从属于资本,追逐剩余价值
四、分工悖论的消解途径
    (一)理解马克思所说的“消灭分工”的内涵
    (二)“旧式分工”的完全消灭
    (三)“新式分工”的真正建立
五、分工悖论的现实启示
    (一)推进国际社会分工新秩序的建立
    (二)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分工体系的新发展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消灭分工”与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契合[J]. 王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7(04)
[2]“历史之谜”的三重追问[J]. 朱志勇.  人文杂志. 2006(04)
[3]从分工到现实的世界历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种经济学的现实批判话语[J]. 张一兵.  江苏社会科学. 1998(06)
[4]分工的历史发展[J]. 郝振省.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03)



本文编号:3652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3652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3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