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马克思经过二十多年的科学拓荒,独立地开辟了后来被称为经济增长理论的新领域。在经济增长理论史上,马克思第一次将静态分析动态化、短期分析长期化,建立了第一个经济增长理论模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费里德曼以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为根据,建立了第一个经济增长数学模型。研究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以及后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据此建立的经济增长数学模型,借鉴西方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合理因素,从实际出发,深入探索相关理论和现实问题,对弘扬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费里德曼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模型 社会资本再生产 西方经济学 再生产理论 经济增长数学模型 理论模型 基本前提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经济学数学模型研究(05AJL0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91.91
【正文快照】: 在经济增长理论史上,是马克思第一个系统地制定了科学的经济增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费里德曼第一个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数学模型。一、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创立过程熟悉经济增长理论史的美国著名经济增长理论家多马(Domar,1952)说:“增长模型……可以追溯到马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重温刘少奇同志关于发展物资管理教育事业的指示[J];经济与管理研究;1980年01期
2 于光远;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于光远同志在辽宁财经学院师生大会上的讲话[J];财经问题研究;1980年01期
3 马裕兴;对布哈林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粗浅看法[J];思想战线;1980年06期
4 奚兆永;评“经济科学要把生产力的研究放在首位”的主张[J];江汉论坛;1980年06期
5 乌家培;;开展数量经济研究的几个问题[J];经济研究;1980年10期
6 王干一;;对商品和劳动二重性问题的探讨[J];经济研究;1980年11期
7 森岛通夫;李建;;马克思和数理经济学[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8期
8 胡代光;评斯拉法的“标准商品”和“标准体系”的建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5期
9 朱绍文;叐~F尔逊对马克思经济学的歪曲和攻击的剖析[J];经济问题探索;1981年06期
10 M.德拉莫 ,李国庆;当代意大利经济学流派评介[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战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2 吴先满;;江苏富民战略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本课题组[A];江苏富民的实践与理论研讨会暨江苏省经济学会五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论文集[C];2001年
3 赵晓雷;;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史论纲[A];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C];2002年
4 张忠任;;转形问题的数学解决[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孙宇晖;;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大西广;尹清洙;;列宁不平衡发展理论的计量经济模型——京都大学环太平洋计量经济模型及其含义[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董建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经济学发展[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董建才;;关于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张存刚;漆威;;有关“经济人假设”的几个问题[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戴武堂;;论强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强;大力发展老龄产业正逢时[N];中国老年报;2000年
2 陶德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N];光明日报;2000年
3 赵子文 邱海平;《资本论》与经济改革[N];人民日报;2000年
4 何干强;纠正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种误解[N];社会科学报;2000年
5 贾华强;实践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新要求[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6 武京闽 刘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N];人民日报;2001年
7 林岗 萧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时代阐释[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王秋石;我是这样看待西方经济学的[N];北京日报;2002年
9 胡绳;回忆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N];北京日报;2002年
10 周肇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宏伟;资本效率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陈江生;国际金融危机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杨君;风险资本运作论[D];四川大学;2002年
4 刘建其;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D];厦门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2 王洪涛;试论如何构建我国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D];河南大学;2001年
3 李保民;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与当代中国失业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4 杨光辉;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向阳;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分析与构建[D];河南大学;2002年
6 尹莉;中国垄断经济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尹雪春;山东铝业公司工资制度改革探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8 邵锦华;现实考察与战略选择: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9 徐春花;山东三联汇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薪酬体系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10 王丽娜;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及围绕劳动价值论的论争[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6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406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