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经济作为一个发展阶段的形成过程
本文关键词:二元经济作为一个发展阶段的形成过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主流增长理论中,传统上只承认一种经济增长类型,即新古典增长,而忽略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发展类型和阶段。这不仅倾向于低估刘易斯经济发展理论的学术史贡献,也弱化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对大量发展现象的解释力和预测力。本文尝试填补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这一逻辑缺陷。通过梳理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史文献,拼接一些经济史研究的经验发现,本文论证各国经济史上都经历过积累起大规模农业剩余劳动力,从而形成二元经济结构的过程,并称之为"格尔茨内卷化"经济发展阶段。这样,可以把东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典型地概括为马尔萨斯贫困陷阱、格尔茨内卷化、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刘易斯转折点和索洛新古典增长,从而使经济增长类型和阶段的划分在逻辑上更为完整,在经验上更加丰富和包容。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二元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格尔茨内卷化
【分类号】:F091.3
【正文快照】: 一、引言西谙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是,在西方的经济增长学者看来,罗马就是一天建成的,他们甚至认为罗马从来就存在。以索洛(Robert Solow)为代表性人物的新古典增长理论,长期以来只承认一种经济增长类型,并且从不区分发展阶段。这个唯一的经济增长类型或阶段,就是所谓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宗智;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英国与中国——评彭慕兰《大分岔: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J];历史研究;2002年04期
2 彭慕兰,史建云;世界经济史中的近世江南:比较与综合观察——回应黄宗智先生[J];历史研究;2003年04期
3 蔡f ;;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基于一个贯通的增长理论框架[J];经济研究;2013年11期
4 俞金尧;英国18世纪人口和发展的学术史回顾[J];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旭中;;劳动力价值理论与中国劳动收入分配公正:一个多层视角的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伍旭中;;对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几点认识[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汤汇;;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转移策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4期
4 张磊;;加强和创新农民培训工作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1期
5 张士胜;郑玉艳;洪登华;陶学明;;浅议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保护和传承[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9期
6 张启强;论工业化对“三农”问题的驱动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运迪;;论当代中国农民教育的“双重”动力[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方政;刘鹏凌;邹能锋;;试析新农村建设现状、问题和实现途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印银银;刘传华;;新时期安徽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冯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斌;;辽宁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与对策选择[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袁平;;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键发生节点与制度因素[A];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农业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唐滔;;重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洪业应;;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结构变迁[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洪业应;;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计量分析——以贵州省为例[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汤尚颖;李泽红;;论建立消费型农副产品供给机制[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刘学著;梁贤艳;;强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恒;;农村劳动力流动与黄河沿岸地区农耕经济的结构变迁[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10 彭易成;张霞;;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学的比较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盖丽丽;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变迁、效果及改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宋美丽;我国东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夏咏;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业经贸合作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尹世久;基于消费者行为视角的中国有机食品市场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市场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朱妍;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向佳玲;武汉市农民蔬菜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张侃;不同类型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钱静芳;江西省农民收入增长因素分析及改善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林勇刚;农户农地经营规模效率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胡柳;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及其绩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维薇;已建池农户沼气消费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周萤;家庭结构对农户农地投入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德怀特·帕金斯;;从历史和国际的视角看中国的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5年03期
2 杨坚白;;速度·结构·效率[J];经济研究;1991年09期
3 曹树基,陈意新;马尔萨斯理论和清代以来的中国人口——评美国学者近年来的相关研究[J];历史研究;2002年01期
4 李伯重;明清时期江南水稻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一[J];中国农史;1984年01期
5 郭松义;清代粮食市场和商品粮数量的估测[J];中国史研究;1994年04期
6 方行;论清代前期棉纺织的社会分工[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01期
7 方行;清代江南农民的消费[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希涌;;从刘易斯模式引出的我国“民工荒”问题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李靖;;刘易斯:败在最熟悉业务上的王者[J];中外管理;2010年01期
3 JanBurney,叶蓬;走访伦敦刘易斯设计公司[J];上海包装;1996年04期
4 邴雪;;约翰刘易斯:破冰全渠道[J];全国商情;2013年19期
5 文江;;刘易斯拐点[J];财会学习;2011年05期
6 杨海;阿瑟·刘易斯及其理论启示[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蔡万焕;;论刘易斯拐点理论对中国经济的适用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03期
8 罗凌;吴迪;袁舟航;伍敬文;姜雪梅;;农户流域补偿浅析——一个从刘易斯拐点进行思考的角度[J];山东林业科技;2014年02期
9 郭金兴;王庆芳;;中国经济刘易斯转折的悖论、争议与共识[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年03期
10 ;理查德·刘易斯跨国管理的“为”与“不为”[J];中外管理;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永华;;后刘易斯时代的经济发展[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韩维哲;丁国良;庄大伟;胡海涛;;湿工况下平翅片刘易斯因子的数值计算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周天勇;;刘易斯拐点来临恐怕要到2020年以后[A];二0一0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2期)[C];2010年
4 程炼;;刘易斯与怀疑论[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晓斌 通讯员 田颖 栗梦源 张姜舟;他走了,群众为他树碑[N];陕西日报;2006年
2 ;中共陕西省委关于追授刘易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N];陕西日报;2007年
3 宋留平;大山深沟里的呼唤[N];延安日报;2006年
4 记者 张春鸽;我市举行刘易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N];延安日报;2006年
5 本报评论员;向刘易同志学习[N];延安日报;2006年
6 王亚桢 付永发 记者 苏世胜;宝塔区机关干部聆听刘易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N];延安日报;2006年
7 李凯;刘易被追授白求恩精神奖[N];延安日报;2006年
8 林纯洁;约瑟夫·刘易斯:70岁“猎手”抄底贝尔斯登[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杨霄;心系群众 服务人民[N];延安日报;2007年
10 范晓霞 记者 王静;甘泉县深入开展学习安全刘易同志先进事迹活动[N];延安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海鸥;辛克莱·刘易斯小说的文化叙事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丹丹;刘易斯:美国文学的多棱镜[D];吉林大学;2005年
2 梁晓辉;知识如何可能?[D];河南大学;2012年
3 王九敏;辛克莱·刘易斯《大街》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焦海燕;彼·温德汉姆·刘易斯与漩涡派:解读《自责》[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高鑫;当刘易斯遇到马克思—内生二元结构的政治经济学[D];复旦大学;2013年
6 蒲丽娟;“我以我心写奇幻”:解读C.S.刘易斯的儿童文学创作观[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7 孟晖;辛克莱·刘易斯四部杰作中主人公形象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8 潘亚萌;辛克莱·刘易斯小说中的社会批判意识[D];南昌大学;2013年
9 孔丹;解析辛克莱·刘易斯《巴比特》中的现实主义及讽刺[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童童;自然主义视角下《巴比特》的悲剧性探索[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二元经济作为一个发展阶段的形成过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5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405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