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0 18:07

  本文关键词: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苏格兰启蒙运动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另一重镇。与法、德等欧陆启蒙运动不同,苏格兰启蒙运动是一场政治转型已然完成的后革命启蒙,它的主要关切不再是政治革命而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再是政治社会的建立而是市民社会的运行。 本文以“问题”为导向,以“文本”解读为着力点,探究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市民社会理论中涵盖的对人、对社会、对国家、对道德生活、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思考与思想启蒙。通过全文五个维度的立体式的考察,作者认为,尽管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之间有分歧乃至思想取向上的对立,但在市民社会的形成、维系与发展等问题上又分享很多共识:与唯理主义者不同,他们走的是一条情感主义的路径,将人看成是情感的动物,认为通过“道德感”的认同与赞许公序良俗完全可能。与契约论者不同,他们认为社会是自生自发,“无意识之后果”;社会的演进是自然的历史过程,是生存方式、财产关系等使然;社会的发展充满着历史的辩证法。与各种形式的干涉主义者不同,他们力主商业植根于自由,推崇市场自身的逻辑;同时又深信商业能开出自由之花、结出文明之果,尽管对“商人”社会中分工的异化、财富与德性的张力、公共精神的缺失与政治奴役之忧虑不一。与后继者黑格尔、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不同,在他们的市民社会理论中还存续着德性之维,都认同市民社会不需要国家的道德救济,在伦理上是自足的。与法国启蒙之激进态度不同,在他们的政治法律思想中,有着浓郁的稳健、渐进与调和的政治风格。他们既不鼓吹“威权国家”,也不倾心于“最小国家”,而是主张一种“有限国家”与“法治国家”;既强调“权利原则”,又不否认“实利原则”;既将统治者看做是“无赖”,又规劝公民要有忠诚感;既积极伸张公民“法律下的自由”,同时又对“反抗权”与政治革新甚为谨慎。 在结语部分,作者充分肯定他们对现代市民社会的基本特性——非伦理化的政治、非政治化的经济、非宗教化的伦理——之卓有成效的启蒙。
【关键词】:苏格兰启蒙运动 市民社会与国家 人性 情感 德性 正义 自由 秩序 市场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091.3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1 导论12-38
  • 1.1 "回到苏格兰启蒙运动"——选题的缘起与意义12-28
  • 1.1.1 视域:苏格兰启蒙运动13-18
  • 1.1.2 论域:市民社会之启蒙18-25
  • 1.1.3 研究意义:再启蒙25-28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28-34
  • 1.2.1 国内研究文献寻觅28-31
  • 1.2.2 国外研究概览31-34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34-38
  • 1.3.1 研究方法34-35
  • 1.3.1 内容结构35-38
  • 2 苏格兰启蒙运动概述38-58
  • 2.1 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38-46
  • 2.2 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生平与著作简介46-58
  • 3 "人"论58-102
  • 3.1 情感主义的新路径58-69
  • 3.1.1 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58-62
  • 3.1.2 "人是情感的动物"62-65
  • 3.1.3 理性与情感65-69
  • 3.2 "高调的人性"与"低调的人性"69-76
  • 3.2.1 哈奇森:仁慈主义70-72
  • 3.2.2 曼德维尔:"畸形理论"72-76
  • 3.3 人性新启蒙76-93
  • 3.3.1 休谟:自私与有限慷慨77-81
  • 3.3.2 斯密:"同情心"与"利己心"81-88
  • 3.3.3 弗格森:人之多样性88-93
  • 3.4 "道德感":公序良俗的新杠杆93-102
  • 3.4.1 市民社会如何可能?93-98
  • 3.4.2 "道德感的民主化"98-102
  • 4 社会观102-134
  • 4.1 社会的起源:自然还是人为?102-116
  • 4.1.1 正本清源102-111
  • 4.1.2 社会的自生自发111-116
  • 4.2 社会的演进116-128
  • 3.2.1 自然的历史或理论的历史116-119
  • 3.2 2 具体图示:"四阶段"论119-128
  • 4.3.社会发展的辩证法128-134
  • 4.3.1 进步的理念128-129
  • 4.3.2 弗格森vs卢梭129-134
  • 5 市民社会之"经济体"图景134-162
  • 5.1 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与古典政治经济学134-137
  • 5.2 对商业社会的启蒙137-154
  • 5.2.1 商业植根于自由137-145
  • 5.2.2 商业能开出自由之花145-147
  • 5.2.3 商业能结出文明之果147-154
  • 5.3 对"商人"社会的忧虑154-162
  • 5.3.1 分工的异化154-156
  • 5.3.2 财富与德性的腐化156-160
  • 5.3.3 公共精神的缺失与政治奴役160-162
  • 6 市民社会的德性之维162-196
  • 6.1 从civil society到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162-166
  • 6.2 德性传统:从古典到近代166-173
  • 6.2.1 英雄社会与"英雄德性"166-167
  • 6.2.2 城邦共同体与"政治的德性"167-170
  • 6.2.3 崇拜共同体与"基督教的德性"170
  • 6.2.4 从"共同体"到"社会"与"个体的道德"170-173
  • 6.3 德性论173-182
  • 6.3.1 德性的分类与德目表173-175
  • 6.3.2 德性的品质:社会性的德性175-178
  • 6.3.3 另一种声音:公民美德178-182
  • 6.4 正义论182-193
  • 6.4.1 正义:发生学考察183-187
  • 6.4.2 正义优先于187-191
  • 6.4.3 "规则之治191-193
  • 6.5 德性与规则之争193-196
  • 7 市民社会的政治与法律196-236
  • 7.1 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196-203
  • 7.1.1 思想资源:不同的研究理路196-201
  • 7.1.2 在"洛克学派"与"孟德斯鸠学派"之间201-203
  • 7.2 政治权威与政治义务203-213
  • 7.2.1 对契约论的批评203-206
  • 7.2.2 政治权威的基础206-210
  • 7.2.3 政治义务及其限度210-213
  • 7.3 国家的职能与形式213-226
  • 7.3.1 "最小国家"?213-217
  • 7.3.2 调和与制衡:政体论217-226
  • 7.4 自由观226-236
  • 7.4.1 "主义"谱系的复杂性226-231
  • 7.4.2 "法律下的自由"231-236
  • 8 结语:现代性与启蒙理想236-242
  • 参考文献242-252
  • 作者简历252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超;苏格兰启蒙政治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陈凤川;《文明论概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于惠;麦迪逊宪政思想与苏格兰启蒙思想[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李丽;试论休谟的政治义务学说[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7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407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0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