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指导意义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指导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城乡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城乡关系却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现象。本文先是回到经典著作,从中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接着详细分析了我国当前的城乡关系现状,从四个维度综合分析我国城乡关系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最后,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总结和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对今天我们解决城乡关系问题,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指导意义。 本文分导论和正文两大部分进行论述。 导论部分简要论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及对一些基础性概念进行了界定。 正文共分三章来进行论述。 第一章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城乡融合理论的时代背景,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的主要内容:马恩论述城乡关系的发展趋向,城乡分离与对立的原因,资本主义社会城乡对立的危害,以及消灭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的途径。 第二章分四个维度来论证了当前我国城乡关系不和谐的具体表现:城乡区位关系不和谐,工农业产业关系不和谐,城乡居民关系不和谐,城乡衍生关系不和谐。 第三章从我国当前城乡关系的现状出发,结合马恩的城乡融合理论,阐述了构建我国和谐城乡关系的具体路径: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改进城乡关系;坚持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实现工农业结合,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基础面貌协调发展;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重点培育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
【关键词】:马克思 恩格斯 城乡对立 城乡融合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99.2;F091.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导论10-19
-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现状10-15
- (一) 选题缘由10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5
- 二 研究方法15-16
- (一) 文本解读法15
- (二) 文献阅读法15-16
- (三) 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方法16
- 三 基本概念界定16-19
- (一) 城乡融合16-17
- (二) 和谐的城乡关系17-19
- 第1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19-28
- 1.1 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城乡融合理论的时代背景19-20
- 1.2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的主要内容20-28
- 1.2.1 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趋势20-21
- 1.2.2 城乡分离及城乡对立的根源与消极影响21-23
- 1.2.3 城乡融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23-28
- 第2章 我国城乡关系不和谐的现状及其原因28-39
- 2.1 当前我国城乡关系不和谐的主要表现28-35
- 2.1.1 城市和农村的区位关系不和谐28-29
- 2.1.2 工业和农业的产业关系不和谐29-30
- 2.1.3 城市市民和乡村村民居民关系不和谐30-33
- 2.1.4 城市和乡村衍生关系不和谐33-35
- 2.2 我国城乡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分析35-39
- 2.2.1 自然原因35
- 2.2.2 历史原因35-36
- 2.2.3 思想认识原因36-37
- 2.2.4 农民自身的原因37
- 2.2.5 资金投入不足37-39
- 第3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指导意义39-46
- 3.1 构建我国和谐城乡关系的必要性39-41
- 3.1.1 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39
- 3.1.2 中国当前的城乡关系现状要求我们要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39-41
- 3.2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对我国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指导意义41-46
- 3.2.1 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促进城乡关系41
- 3.2.2 坚持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41-42
- 3.2.3 实现工农业结合,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42-43
- 3.2.4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基础面貌协调发展43-44
- 3.2.5 消除就业歧视,实现城乡就业统一协调44
- 3.2.6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44-45
- 3.2.7 重点培育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45-46
- 小结46-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5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家用;;统筹城乡发展 促进城乡和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詹卉;;从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看中国城乡统筹[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05期
3 孙成军;;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及经验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3期
4 陈明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城乡统筹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5 韦廷柒;中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协调工农业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3年11期
6 姜作培;从战略高度认清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趋势[J];桂海论丛;2003年06期
7 王军锋;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主线 加快建立和谐的城乡关系[J];甘肃农业;2005年07期
8 李泉;中外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9 完世伟;;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考察及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江俊伟;;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两个维度及其当代启示[J];黑龙江史志;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睿;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城乡和谐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2 寻广新;统筹城乡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惠芳;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与中国城乡关系问题[D];兰州大学;2008年
2 方彩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与构建中国和谐城乡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指导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8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408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