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的主流地位
本文关键词: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的主流地位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主流地位 保持 对策
【摘要】: 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经济思想理论界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占主流地位的主流经济学,它对其他的经济学说思想起着根本的指导和引领的作用。但是,一个时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在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领域,出现了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流地位被削弱和边缘化的状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主流地位受到挑战有着深刻的内外部原因。西方经济学入侵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冲击以及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苏联的解体等是其外部原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落后于社会实践的发展,党内和民众中存在信仰危机,高校教育方针、教材、教师队伍等存在的问题,经济学家以及学术环境存在的问题等是其内部原因。必须保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主流地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理论创新,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此,还必须积极调整高校的教学内容和方针,纠正教材西化,整顿教师队伍;经济学家应该有正确的立场和奉献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加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主流地位 保持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0-0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6
- 导言6-7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居于主流地位的必然性7-16
- 1.1 问题的缘起: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流地位的分歧7-8
- 1.2 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居于主流地位8-11
- 1.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的主流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1-14
- 1.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的主流地位离不开理论工作者的努力14-16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主流地位受到挑战的原因16-28
- 2.1 外部原因16-21
- 2.2 内部原因21-28
- 第三章 保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主流地位的对策28-39
- 3.1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理论创新28-31
- 3.2 调整高校的教学的内容和方针,纠正教材西化,整顿教师的队伍31-33
- 3.3 经济学家应该有正确的立场和奉献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33-35
- 3.4 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在整个社会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35-39
- 致谢39-40
- 参考文献40-42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2-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大威;;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学思考[J];党政论坛;2011年08期
2 张宇;;《政治经济学概论》序言[J];教学与研究;2011年08期
3 李新家;;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加快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建设[J];港澳经济;1997年03期
4 许婕;;生态社会主义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构[J];前沿;2011年12期
5 卢文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中资本家劳动论导引[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6 卫兴华;;究竟该怎样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三评奚兆永先生的理论观点[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9期
7 张传勇;;论马克思对通货膨胀理论的创新及其现实价值[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常永胜;;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与应用——南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第二届)会议综述[J];海派经济学;2009年01期
9 张松柏;;自由均衡价格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J];庆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10 卫兴华;;让理论成为真理的喉舌[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宇晖;李贺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2 洪远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述评[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3 胡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和中国化[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4 卫兴华;;关于经济学在中国发展的几个问题[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5 伍柏麟;;中国经济学改革和发展问题探讨[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6 朱春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新视野[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7 陈恕祥;;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若干问题的思考[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8 李慧中;;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政治经济学》贯彻[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9 林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创新问题——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开幕词[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存刚;田彦平;;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模式演变和认识[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勤峰;主流地位虽难撼 美元走强待时日[N];中国证券报;2011年
2 连于慧 DigiTimes;DDRⅡ麻雀变凤凰[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3 宋景深;酶法生产低聚半乳糖主流地位难动摇[N];中国食品报;2010年
4 申欣华;西药主流地位稳固[N];医药经济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过团木;文本短信:主流地位没有动摇[N];通信信息报;2004年
6 于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实践[N];光明日报;2003年
7 汪华峰;价值投资主流地位未变[N];证券日报;2004年
8 胡政平;综合类学刊的主流地位[N];光明日报;2006年
9 郜书锴;文学新闻能否获得主流地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王磊;多方仍占主流地位[N];中国证券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世陆;人类主体经济学探索[D];厦门大学;2008年
2 马士远;周秦《尚书》流变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3 姜贤求;转型期中的中国宏观调控体系研究——从韩国实践中得到的启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邓汉慧;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与利益取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陈敬刚;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一个初步的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傅星;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经济仿真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敬然;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的主流地位[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强安;关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批判[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莉莉;西方现代设计的主流与支流[D];江南大学;2007年
4 周忠良;重思抵抗式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5 韩东进;我国企业债券融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郝永君;嵌入式Linux的研究与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贺英;论夏俊娜的新闺阁艺术[D];西南大学;2006年
8 夏杨添;论计算机软件专利制度同源代码开放的冲突与协调[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张亮;对中国油画前景的一种推测[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倩蓉;口译的方向性对英汉环境下同声传译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53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553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