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基于集群概念特性的STIW四维分类法

发布时间:2017-07-17 12:23

  本文关键词:基于集群概念特性的STIW四维分类法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集群 种差定义法 概念特性 STIW四维分类法


【摘要】:对产业集群概念进行新的界定,提出产业集群四大概念特性,并以此为基础构建STIW集群分类框架,为规范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单位】: 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科技大学;
【关键词】产业集群 种差定义法 概念特性 STIW四维分类法
【基金】: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河北省典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治理机制与升级研究”(13453001D)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河北省城镇化和制度体系共进化机制实证研究”(HB13JJ054)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生产网络权力重构与产业升级机理研究”(12YJA630049)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生型产业集群网络权力配置规律及升级机理研究”(G2012202146) 石家庄市科技局计划项目“基于协同理论的石家庄市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策略研究”(135790135A)
【分类号】:F062.9;F224
【正文快照】: 1产业集群概念、概念特性及分类问题从集群概念萌芽到今天,产业集群的相关名词概念有很多,集群可以被称为产业区、集聚经济体、地域生产综合体、产业综合体、经济组织体、新产业区、区域复合体、创新系统、创新网络,等等。集群这一名词在初始出现阶段,侧重于集群的地理和经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1期

2 王卫东;;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结构与风险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3期

3 陈要立;;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产业集群技术学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19期

4 刘兰剑;;网络嵌入性:基本研究问题与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13期

5 王国红;邢蕊;林影;;基于社会网络嵌入性视角的产业集成创新风险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晋财;企业集群地域根植性的理论演进及政策含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耿建泽;;地域根植性对企业集群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郑碧强;张叶云;;企业志愿服务行为对顾客购买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顾客道德认同的视角[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张鹏顺;;无尺度网络理论与旅游产业集群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5 吴金南;;研究生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教学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邓宏清;;关于强化工程项目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1年10期

7 曹德骏;张林超;傅善平;;我国比较管理研究的学科发展问题[J];比较管理;2010年02期

8 李军;崔淼;刘江;;公路项目代建制模式构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9 唐立峰;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经济机理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1期

10 曹玮;;企业集群的根植性和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婷婷;;抢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机遇加快沈阳大工业区产业集群建设步伐[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赵炎;周娟;;企业合作网络中关系强度和结构对等性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中国半导体战略联盟网络为例[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姝;姜春海;;基于产业集聚的辽宁装备制造业振兴途径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4 钟群英;;技术转移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5 刘湘辉;周发明;孙艳华;;“集聚效应”: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机理分析[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吴传清;;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术语、权属和商标保护模式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厉李;李野;杨悦;;关于提升我国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思考[A];“以岭医药杯”第八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裴家炜;;浅谈人本管理及其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A];2009’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安全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婉丽;贾钢;;派现行为下的控股股东利益转移问题分析——来自深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焦豪;张样;;基于IT能力的学习导向战略对组织绩效的作用机理——来自东南沿海地区高科技企业的经验证据[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雷;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何满辉;基于网络集市的虚拟企业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刘洪斌;节能减排政府责任保障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史宝康;企业网络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王成;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战略并购的整合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向东;战略领导特征及其对企业战略选择和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淑敏;零售商业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积极应激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程霞;电子零售商采纳代销直供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曙;湖北省淡水渔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尹慧君;邯郸市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黄志钦;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对广西的借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章依凌;虚拟社区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朱文晶;国际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外国专利申请与我国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海平;台儿庄区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7 王少群;患者参与、医患心理契约违背与患者信任的关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影;网络广告躲避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彦杰;众包社区用户持续参与行为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姜秋敏;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能力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宁;徐梦周;;产业集群网络失灵及其政策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孙海鸣,刘乃全;企业战略理论发展及其重心演变[J];财经研究;2001年02期

3 马庆林;;中国经济区域划分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2009年07期

4 鲁开垠;;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根植性与核心能力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5 张贵,周立群;产业集成化:产业组织结构演进新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7期

6 孙红玲,刘长庚;论中国经济区的横向划分[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0期

7 曹丽莉;;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比较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8期

8 孙伟;赵盎;;基于产业集群的社会网络理论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9期

9 魏剑锋;;国内产业集群研究文献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4期

10 杨吾扬,梁进社;中国的十大经济区探讨[J];经济地理;199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燕;;制度集聚:我国高科技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新解释——以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6年04期

2 陈柳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4期

3 ;工业地理[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8年01期

4 张晓晨;;济南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存在问题探究[J];中国商贸;2009年14期

5 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02年02期

6 魏守华,邵东涛;从企业融资的角度看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以嵊州领带产业集群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年06期

7 李如义;复兴武汉——武汉二十一世纪可能崛起成为世界十大超级城市[J];湖北财税;2003年17期

8 安虎森,朱妍;产业集群理论及其进展[J];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9 胡昱,刘文俭;产业集群形成模式探析——以青岛电子家电业为例[J];桂海论丛;2003年06期

10 熊晓云,张金隆;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的科技效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峰;;文化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机制与策略研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田艳平;;东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支撑要素分析[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群;;廊坊区域产业集群创新与发展现状研究[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4 马力;;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5 范家琛;;河南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基于循环经济视角[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宋敏;;基于脆性理论的陕北资源型产业集群风险治理[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江激宇;张士云;王晓润;鹿亚飞;;产业集群视角下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特征与竞争优势分析[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小林;;谈廊坊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演化[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魏丽华;;金融危机视角下地方政府推进产业集群升级的的机制分析[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10 张超;;基于廊坊市产业集群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研究[A];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与廊坊市域经济定位的延伸研究——第五届环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光伟 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导 李红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丁颖新 财富证券有限公司固定收益总部总经理;上海制造业战略升级需要产业集群[N];联合时报;2003年

2 杨凌;388个工业产业集群引领中原工业发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3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 陈柳钦;产业集群 可扩展的跨越式发展模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4 赵丹;全国首个产业集群标准化示范基地落户南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郑彬;县市需要聚人气积财气[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年

6 王志 管洪辉;凤城“五大产业集群” 凸显工业强势[N];丹东日报;2010年

7 杨建新;积极培育叠石桥家纺产业集群品牌基地[N];江苏经济报;2010年

8 记者 贾一;12个产业集群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4亿[N];铁岭日报;2011年

9 谈李;产业集群提升长三角企业竞争力[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10 张英;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政策导向[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江明;产业集群生态相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焦爱英;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高琴;港口产业集群的复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陈芳;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黄志启;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中企业研发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王重远;基于产业生态学的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高斌;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及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9 金潇明;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螺旋型知识共享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付京;欠发达地区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振飞;基于网络结构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春雨;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产业集群演化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苏晓亮;产业融合环境下的移动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4 原春婷;长垣防腐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及对策[D];郑州大学;2010年

5 刘鑫;论中国产业集群的构建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4年

6 王旺兴;产业集群内企业战略的选择[D];武汉大学;2004年

7 闫建超;中国产业集群的国家竞争优势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8 陶亮;演化经济学视野下的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星烨;基于产业集群的宜丰竹产业竞争力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岳军;浙江产业集群区域化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53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553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9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