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非公有制经济思想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7 22:14
本文关键词: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非公有制经济思想对比分析
【摘要】: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这是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但实践证明,现实社会主义社会与他们所设想的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模仿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所有制上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是行不通的。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提出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允许他们适度发展”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突破了过去固有的理论模式,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认识的一次新的飞跃。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在重新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的思想从根本上突破了原有单一公有制经济模式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又一次创造性发展。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基本制度,在所有制理论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通过对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非公有制经济思想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必将掀起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浪潮,推动中国在二十一世纪早日实现现代化! 本文共分为7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作一些说明。 第二部分: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所有制理论和苏东传统所有制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来为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非公有制经济思想寻找理论根据。 第三、四、五部分:主要从时代背景、发展历程和基本内涵三个方面分析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非公有制经济思想及对他们非公有制经济思想进行评析。
【关键词】:三代领导核心 非公有制经济 对比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092.7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1 绪论9-16
- 1.1 本文立题缘由及前人研究成果9-14
- 1.1.1 本文立题缘由9-11
- 1.1.2 前人研究成果11-14
- 1.2 本文研究框架、基本内容及新意14-15
- 1.3 本文研究方法15-16
- 1.3.1 对比分析方法15
- 1.3.2 文献分析方法15-16
- 2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非公有制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16-23
- 2.1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所有制理论16-20
- 2.1.1 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自然历史过程论”思想16
- 2.1.2 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不能一下子消灭私有制”的思想16-17
- 2.1.3 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思想17-18
- 2.1.4 马克思列宁主义所有制理论评析18-20
- 2.2 苏东传统所有制模式的理论与实践20-23
- 2.2.1 斯大林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思想20
- 2.2.2 东欧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三国经济体制改革思想20-21
- 2.2.3 苏东传统所有制模式评析21-23
- 3 毛泽东非公有制经济思想分析23-27
- 3.1 毛泽东非公有制经济思想时代背景分析23
- 3.2 毛泽东非公有制经济思想发展历程23-25
- 3.3 毛泽东非公有制经济思想基本内涵25-26
- 3.3.1 利用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思想25
- 3.3.2 国营经济为主,适当保留和发展私营经济思想25-26
- 3.3.3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对立思想26
- 3.4 毛泽东非公有制经济思想评析26-27
- 4 邓小平非公有制经济思想分析27-32
- 4.1 邓小平非公有制经济思想时代背景分析27-28
- 4.2 邓小平非公有制经济思想发展历程28-29
- 4.3 邓小平非公有制经济思想基本内涵29-30
- 4.3.1 坚持生产力和“三个有利于”标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思想29
- 4.3.2 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为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思想29-30
- 4.3.3 坚持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方针思想30
- 4.4 邓小平非公有制经济思想评析30-32
- 5 江泽民非公有制经济思想分析32-37
- 5.1 江泽民非公有制经济思想时代背景分析32-33
- 5.2 江泽民非公有制经济思想发展历程33
- 5.3 江泽民非公有制经济思想基本内涵33-36
- 5.3.1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思想33-34
- 5.3.2 充分肯定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士社会地位的思想34-35
- 5.3.3 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思想35-36
- 5.4 江泽民非公有制经济思想评析36-37
- 6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非公有制经济思想对比分析37-46
- 6.1 三代领导核心非公有制经济思想的同一性分析37-41
- 6.1.1 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方向37-38
- 6.1.2 马克思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38-39
- 6.1.3 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价值归宿39-40
- 6.1.4 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根本原则40-41
- 6.2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非公有制经济思想的差异性分析41-46
- 6.2.1 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差异41-42
- 6.2.2 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差异42-43
- 6.2.3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所需的政策和环境的差异43-46
- 7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非公有制经济思想对比的现实启示46-51
- 7.1 求是精神的恢复,政治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对非公有制经济重新定位的认识前提46-47
- 7.2 对国情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把握得当与否是影响党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的关键47-48
- 7.3 中国共产党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的曲折历程与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把握是吻合的48-49
- 7.4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正确与否的根本途径49-51
- 结束语51-52
- 参考文献52-56
- 后记5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武甲强;新时期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2 庞嘉林;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肖瑜;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91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691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