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指标体系及补偿标准研究
本文关键词:重庆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指标体系及补偿标准研究
【摘要】:论文以4个小型煤矿为例,对重庆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生态补偿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应用环境经济和数学方法对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量化研究,确定了计算生态补偿标准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矿山生态补偿标准与矿山开采规模大小没有直接关系,而是由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直接决定。补偿指标中最主要的是生态破坏损失补偿,其次是环境污染损失补偿。
【作者单位】: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外生成矿与矿山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煤炭资源开发 指标体系 补偿标准
【分类号】:F062.2
【正文快照】: 生态补偿是环境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最早的生态补偿实践是1983年云南省对昆阳磷矿每吨矿石征收生态补偿费0.3元,用于开采区植被及其它生态环境破坏的恢复费用[1]。2007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印发《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俏,何孟常,杨志峰,鱼京善,毛显强;广州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刘德绍,张广莉,常永官,王力军;城市污染治理市场化的可行性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2期
3 张志军;;抚顺市重点工业行业废气污染治理成本费用分析[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7年02期
4 宋蕾;胡振琪;李峰;;煤炭开采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5 庄国泰,,高鹏,王学军;中国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环境科学;1995年06期
6 张文丽;连璞;;煤炭开采中生态成本核算及经济补偿[J];中国能源;2008年09期
7 张思锋;杨潇;;煤炭开采区生态补偿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软科学;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谦龙;;乌鲁木齐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资产定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2期
2 刘菊梅;王皓;仝纪龙;袁九毅;张旭;王颖;;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变化及农地流失问题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3 汪慧玲;余实;;石羊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4 高u!;刘建;吴大千;葛秀丽;王仁卿;;基于条件价值法的行业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山东日照花岗石材行业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8期
5 王小爱;王满堂;;京杭大运河(鲁南段)沿岸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以台儿庄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6 肖忠海;;绿色消费视角下的循环农业理论研究述评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7 柏樱岚;王如松;;基于水生态服务功能的门头沟煤矿采空区水生态补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8 范雅君;张银龙;蔡邦成;;我国生态补偿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9 尚海洋;苏芳;徐中民;刘建国;;生态补偿的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冰川冻土;2011年06期
10 朱静;万新南;江玲龙;;关于完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若干问题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堂;石培基;;兰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服务价值研究[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2 郭菊娥;刘洪涛;曹春辉;席酉民;;生态资源补偿费征收的影响效应研究:以陕西为例[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耿海清;;我国大型煤矿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环境、社会问题及其对策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刘桂环;张惠远;王金南;;环京津贫困带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高清;;西部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探析[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6 桂小丹;;国内外生态补偿政策研究综述[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7 连娉婷;陈伟琪;;海洋生态补偿类型及其标准确定探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8 苏丹;陈珂;祝业平;陈岩;;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效益计量[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C];2008年
9 许连忠;匡耀求;黄宁生;;生态补偿理论研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10 蔡邦成;陆根法;;生态建设补偿模式探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志;资源型产业转型补偿机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姜宏瑶;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巩芳;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及在内蒙古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4 梁霞;基于青海半干旱地区公路生态恢复集成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金京淑;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彭诗言;中国环境产业发展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袁畅彦;森林资源估价的理论误区及方法修正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王昌海;秦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斯丽娟;甘肃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刘兴元;藏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鹏;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管欣;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3 王锁;合肥高校绿地景观格局和生态效益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高象滔;煤炭企业环境污染计量与治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刘翠;建立生态补偿的依据及其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朱文宇;贡山县森林生态保护与财政转移支付[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7 刘倩;新疆限制开发区域生态补偿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8 朱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德化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许旭;基于RS&GIS的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动态变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占珊;CITYgreen模型对长沙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效益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z
本文编号:796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796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