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虚拟化风险及控制
发布时间:2017-09-07 02:07
本文关键词:经济虚拟化风险及控制
【摘要】: 从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开始,一场规模宏大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不仅严重影响了金融市场,而且蔓延到实体经济,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之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时隔十年又再次体现,由此对于经济虚拟化风险的研究与争论也越来越多。本文力求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中国的经济虚拟化风险,提出控制风险的建议,使中国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漩涡。 经济虚拟化是一种趋势,指虚拟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虚拟经济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波动性、高风险性、寄生性和周期性等特点,给实体经济的运行带来了很多的不稳定因素,使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增加。关于经济虚拟化风险问题,理论界已有丰富的研究文献。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分析了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独立的金融危机以及资本流动和金融危机的关系,在当今仍有很大的说服力。当代比较流行的理论是分离论,即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分离,经济运行存在很大风险。 中国经济的虚拟化产生的比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虚拟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此过程中,中国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虚拟经济日益脱离实体经济,信用制度不完善及监管体制滞后等问题,同时还要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传递和冲击。本文在第四部分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些控制风险的建议,以期能够达到一定效果。 总之,经济虚拟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从政策层面,我们应该充满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加强研究,及早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控制风险,而不是在风险爆发后被动救市,而增加政策实施成本,甚至可能对经济稳定发展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经济虚拟化 实体经济 风险 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09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导论8-11
- 1.1 选题的目的和现实意义8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8-10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10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局限性10-11
- 2 经济虚拟化理论分析11-25
- 2.1 虚拟经济综述11-17
- 2.1.1 虚拟经济的内涵11-12
- 2.1.2 虚拟经济的特征12-14
- 2.1.3 经济虚拟化的趋势和成因14-17
- 2.2 经济虚拟化风险理论17-21
- 2.2.1 经济虚拟化风险的内涵17
- 2.2.2 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17-19
- 2.2.3 分离论19-21
- 2.3 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和存在的风险21-25
- 2.3.1 虚拟经济的传导机制21-22
- 2.3.2 虚拟经济给实体经济带来的风险22-25
- 3 中国经济虚拟化风险状况25-32
- 3.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日渐分离25-28
- 3.1.1 金融相关率25-27
- 3.1.2 马歇尔的K值系数27-28
- 3.2 信用制度的不完善28-30
- 3.2.1 信用风险集中在银行28-29
- 3.2.2 贷款资金的不良贷款率偏高29
- 3.2.3 信用数据库不完善并且比较分散29
- 3.2.4 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相当不健全29
- 3.2.5 信贷人员风险意识缺失29-30
- 3.3 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30-31
- 3.3.1 金融法律法规不完善30
- 3.3.2 金融监管理念落后30
- 3.3.3 各监管机构协调不够30-31
- 3.4 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31-32
- 3.4.1 实体经济之间的传导31
- 3.4.2 通过金融市场传导31-32
- 4 中国虚拟经济风险的控制措施32-38
- 4.1 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32-33
- 4.1.1 加强对虚拟经济的宏观调控,制定调控目标32
- 4.1.2 调整实体经济结构,给虚拟经济最好的支撑32
- 4.1.3 加强金融创新,完善虚拟经济结构32-33
- 4.1.4 完善信息机制,,规范投机行为33
- 4.1.5 加强理论研究,积累实践经验33
- 4.2 完善信用制度33-35
- 4.2.1 政府宏观调控方面33-34
- 4.2.2 银行自身完善方面34-35
- 4.3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35-36
- 4.4 加强金融监管体制36-37
- 4.4.1 规范各金融监管机构的权力36
- 4.4.2 创新金融监管方式36
- 4.4.3 加强各监管部门的协调和配合36
- 4.4.4 提高金融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36-37
- 4.5 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37-38
- 5 结论与展望38-39
- 后记39-40
- 参考文献40-42
- 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42-43
- 详细摘要43-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西,杨琳;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J];财贸经济;2000年06期
2 张宗新,吕日;虚拟经济认识上的五大误区[J];当代财经;2001年01期
3 刘寒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虚拟经济的防范意义[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4 林兆木,张昌彩;论虚拟经济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J];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5 曾康霖;传统金融理论模式的再认识——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初步分析[J];经济学家;2004年03期
6 刘骏民,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模型——对我国当前股市与实体经济关系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7 丁肇勇;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J];经济纵横;2003年02期
8 江世银;;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问题及其深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9 成思危;虚拟经济探微[J];中国科技产业;2004年02期
10 张陶伟,周志中;虚拟经济及其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启示[J];科学决策;2000年02期
本文编号:806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06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