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全要素生产率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全要素生产率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生产函数 马克思全要素生产率 资本有机构成
【摘要】:基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构建马克思生产函数,给出马克思全要素生产率,建立全要素生产率、不变资本弹性系数分别与平均资本利润率、资本有机构成之间的单调增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国内和国际两种市场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和平均资本利润率之间的关系。对中国各省区2003~2009年经济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平均资本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的反方向运动。
【作者单位】: 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进修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生产函数 马克思全要素生产率 资本有机构成
【分类号】:F014.1;F091.91
【正文快照】: 一、文献综述国民财富增长(经济增长)及原因一直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斯密(1776)对此的研究奠定了经济学的学科体系。[1]吴易风(2007)指出“马克思经过二十多年的科学拓荒,独立地开辟了后来被称为经济增长理论的新领域。在经济增长理论史上……建立了第一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唐国华;许成安;;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2 宋则行;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探索──兼与西方现代经济增长模式比较[J];当代经济研究;1995年01期
3 吴易风;;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J];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4 杨继国;马克思的增长理论与现代增长理论比较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5 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再认识——用TFP分析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若干局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6 曾尔曼;;从索洛余值到置盐定理:利润率递增的马克思经济学诠释[J];前沿科学;2011年04期
7 吴易风;经济增长理论的历史辨析[J];学术月刊;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对电力多经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张本英;评英国“1830年代理论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张本英;;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英国在印度的“文明使命”[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4 黄泽海;;解析“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五个维度[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丁艳华;霍军亮;;如何应对中国农村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源的流失[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6 李武;胡振鹏;;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中间层组织与厂商理论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7 米本家;;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8 温丽;薛继亮;;基于模块化分工的农业产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9 王玉玲;唐华陶;;城乡统筹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10 姚寿福;;中国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历史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俊彬;;略论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吴秋兰;;论对自利本能的道德关注——兼评近年道德评价热点事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尹德洪;;早期的法和经济学思想研究[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柯华庆;;法律效率论[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5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王汉生;;效用度量的新方法及其度量结果[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丁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吴义刚;;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宏观经济发展成就的反思[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张曙光;;资源要素租金与国有企业改革——兼论重建“全民所有制”[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二辑)[C];2008年
10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贵荣;新疆奶业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玉冬;高新技术企业资金运营模式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贺东;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齐晶晶;创新型经济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朋良;基于渔民视角的相互制渔业保险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游振华;种子产业链企业合作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肖彦梅;煤炭企业跨区域扩张能力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晋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资本运营模式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艳;政府在群众性体育赛事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张磊;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企业成长性评价实证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雷辉;;我国资本存量测算及投资效率的研究[J];经济学家;2009年06期
2 王一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体制创新[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08期
3 张卓元;深化改革,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4 沈坤荣;付文林;;税收竞争、地区博弈及其增长绩效[J];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5 徐现祥;王贤彬;舒元;;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长、省委书记交流的证据[J];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6 张军;高远;;官员任期、异地交流与经济增长——来自省级经验的证据[J];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7 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8 郑玉歆;许波;;经济增长研究中的资本度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2年07期
9 宋春艳;后凯恩斯主义的价值论和分配论述评[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本文编号:852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52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