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和谐社会理论的中国经济思想渊源

发布时间:2017-09-15 01:17

  本文关键词:和谐社会理论的中国经济思想渊源


  更多相关文章: 和谐社会 大同思想 义利观 启示


【摘要】: 2005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正式向外界全面阐述了“构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理论。这一理论是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不和谐因素提出的,和谐社会理论包含很丰富的内涵。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等。和谐社会理论中也包含很丰富的经济内容,如人与人的和谐在经济上就表现为经济利益的和谐,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经济上就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这也充分体现了经济内容在和谐社会理论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古人经济思想中的和谐社会思想为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提供借鉴。 本文通过系统地研究古人的经济思想,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探讨和谐社会理论的经济思想渊源,分析其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启示。 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提出和谐社会理论,界定其概念,内涵,特征,其中包含的经济内容及其意义,其次对古代有关和谐社会的经济思想进行系统的总结,分析和评价。先秦有关和谐社会的经济思想分为儒、墨、法、道四家进行研究;秦汉以至近代有关和谐社会的经济思想,则按时间顺序抓住一些代表性人物的重要观点,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分析古今和谐社会观的异同及启示,以及近代有关和谐社会的经济思想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启示。 本文认为和谐社会理论有其很深厚的中国经济思想渊源。先秦有关和谐社会的经济思想最丰富,如儒家的“大同”和“小康”的理想社会,孔子的见“利”思“义”的义利观,注重平均的分配观,崇俭的消费观,孟子的经济和谐思想包括,制民之产,使之不饥不寒,井田之制,平均物产,发政施仁,必先关心穷民。荀子的经济和谐思想包括人天协调的和谐观,富民与仁政思想,明分使群思想,墨家交相利的经济和谐观,倡导节用的消费观,法家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观,俭侈并重的消费观,富商而足下的分配观,倡导薄税的赋税观。道家顺应自然的和谐观,老聃的小国寡民论。秦汉至隋唐时也有很多有关和谐社会的经济思想,如董仲舒均贫富的和谐观,司马迁“善因”的经济和谐观,桑弘羊国家干涉、宏观调控的思想,重商主义的和谐观。王莽抑兼并的和谐思想,王符农、工、商协调发展的和谐观,革命农民万年太平的社会理想,李安世“均田制”的和谐思想,唐代有利于社会和谐经济体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宋元明清时期有关和谐社会的经济思想主要包括:王安石经济改革措施中的注重宏观调控的和谐观,关心弱势群体利益的和谐观。李觏民惟邦本的和谐观,南宋叶适放任工商业自由发展的和谐观,董煨荒政措施中包含的和谐观,革命农民的均田免粮思想。清初启蒙思想家工商皆本的和谐观,颜李学派重视工商的和谐观,魏源黜奢崇俭的和谐观。太平天国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中都包含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和谐社会理想社会等。历史上和谐社会理想对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有很多有益启示,如人天合一的生态观对于当今构建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是有借鉴意义的,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对于当今构建一个合理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是有启示意义的。
【关键词】:和谐社会 大同思想 义利观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092.7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4
  • 导论14-20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4-15
  • 1.2 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状况15-17
  • 1.3 研究方法17
  • 1.4 基本思路及框架体系17-18
  • 1.5 主要观点及创新点18-20
  • 1.5.1 主要观点18-19
  • 1.5.2 创新点19-20
  • 1 和谐社会理论概述20-24
  • 1.1 和谐社会的概念及内涵20-22
  • 1.2 和谐社会的特征22
  • 1.3 和谐社会理论的主要经济内容及其意义22-24
  • 2 先秦有关和谐社会的经济思想24-38
  • 2.1 儒家有关和谐社会的经济思想24-30
  • 2.1.1 “大同”和“小康”的理想社会24-25
  • 2.1.2 孔子的经济和谐思想25-27
  • 2.1.3 孟子的经济和谐观27-29
  • 2.1.4 荀子的经济和谐思想29-30
  • 2.2 墨家“交相利”的经济和谐观30-33
  • 2.2.1 交相利的经济和谐观30-32
  • 2.2.2 倡导节用的消费观32-33
  • 2.3 法家有关和谐社会的经济思想33-35
  • 2.3.1 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谐观33-34
  • 2.3.2 俭侈并重的消费和谐观34
  • 2.3.3 富上而足下的分配和谐观34-35
  • 2.3.4 倡导薄税的赋税和谐观35
  • 2.4 道家有关和谐社会的经济思想35-38
  • 2.4.1 顺应自然的和谐观35
  • 2.4.2 “无为”的经济和谐观35-36
  • 2.4.2 去奢崇俭的经济和谐观36
  • 2.4.3 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36-38
  • 3 秦汉至隋唐有关和谐社会的经济思想38-49
  • 3.1 西汉时期的和谐社会思想38-46
  • 3.1.1 董仲舒“均贫富”的和谐观38-39
  • 3.1.2 司马迁“善因”的经济和谐观39-40
  • 3.1.3 桑弘羊的经济和谐思想40-43
  • 3.1.4 王莽抑兼并的和谐思想43-44
  • 3.1.5 王符农工商协调发展的和谐观44-45
  • 3.1.6 革命农民万年太平的社会理想45-46
  • 3.2 魏晋南北朝有关和谐社会的经济思想46-48
  • 3.2.1 傅玄分民定业的和谐观46-47
  • 3.2.2 南北朝时期的和谐社会思想47-48
  • 3.3 唐代有关和谐社会的经济思想48-49
  • 4 宋元明清有关和谐社会的经济思想49-61
  • 4.1 宋代有关和谐社会的经济思想49-54
  • 4.1.1 王安石经济改革措施中的和谐观49-51
  • 4.1.2 李觏民惟邦本的和谐观51
  • 4.1.3 南宋叶适反传统思想中的和谐观51-53
  • 4.1.4 董煨的荒政措施中的和谐观53-54
  • 4.2 元朝反通货膨胀的和谐观54
  • 4.3 明代有关和谐社会的经济思想54-56
  • 4.3.1 何心隐的乌托邦思想54-55
  • 4.3.2 李贽“富民”的经济和谐观55-56
  • 4.3.3 革命农民的均田免粮思想56
  • 4.4 清代有关和谐社会的经济思想56-61
  • 4.4.1 清初启蒙思想家工商皆本的和谐观56-57
  • 4.4.2 “颜李学派”重视工商的和谐观57-58
  • 4.4.3 魏源黜奢崇俭的和谐观58-61
  • 5 和谐社会理论的中国近代经济思想渊源61-66
  • 5.1 太平天国的和谐社会理想61-63
  • 5.1.1 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和谐观61-62
  • 5.1.2 洪仁s暋蹲收缕分械木煤托彻,

    本文编号:853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53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1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