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与效率的理论探讨及我国的政策选择
发布时间:2017-09-15 20:11
本文关键词:公平与效率的理论探讨及我国的政策选择
【摘要】: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双重目标,其中任何一方出现缺失,都将严重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着高速、稳定的发展势头,社会经济效率稳步提高,目前的主要问题存在于公平领域中收入差距(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普遍水涨船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呈现逐渐拉大的趋势。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和动力;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则会影响社会经济关系的和谐,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收入差距的日益扩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使解决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在国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回顾了亚当·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有关公平与效率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的相关论述,为本问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上,本文提出公平与效率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社会主义所要致力实现的共同富裕,是在起点公平(规则公平)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措施实现的结果相对公平;再次,以史为鉴,回顾建国以来的不同历史阶段上,我国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相关政策,并进行评析;再次,具体分析并深入探讨当前我国在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最后,提出应加强国家宏观调控,通过采取健全财政税收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协调经济发展策略、加快新农村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等具体措施,努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和谐统一发展。 本文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社会,也是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效率是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公平是和谐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准则,坚持两者的和谐统一,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更加高度注重社会公平,是实现社会经济更加健康、均衡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公平 效率 收入差距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014.5;F1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导言11-17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
- 二、国内研究概述11-15
- 三、本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15-16
- 四、创新点和不足16-17
- 第二章 经典作家关于公平与效率的相关论述17-26
- 一、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公平与效率的论述17-20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公平与效率的论述20-26
- 第三章 公平与效率关系之我见26-32
- 一、效率及其含义26-27
- 二、公平及其含义27-29
- 三、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29-32
- 第四章 建国以来我国关于公平与效率相关政策述评32-38
- 一、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相关政策32-33
- 二、改革开放初期的相关政策33-35
- 三、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相关政策35
- 四、新世纪以来的相关政策35-38
- 第五章 当前我国在公平与效率关系上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38-49
- 一、存在的问题38-45
- 二、成因分析45-49
- 第六章 加强宏观调控,实现公平与效率和谐统一的政策选择49-58
- 一、健全财政税收制度,充分发挥财税杠杆的调节作用49-50
- 二、注重教育公平,增强人力资本投资50-51
-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51-52
- 四、进一步完善各类要素市场,打破垄断和市场壁垒52-53
- 五、认真贯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53
- 六、协调经济发展战略,扭转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53-55
- 七、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减轻农民负担,加快新农村建设55-56
- 八、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56-58
- 结束语58-59
- 参考文献59-62
- 致谢6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莉莉;论我国工伤认定法律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王玉丹;新时期中共社会公平建设的理论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58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58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