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演进与开放收益
发布时间:2017-09-22 07:02
本文关键词:要素演进与开放收益
【摘要】: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最本质的特征,各国经济通过对外开放获得了飞速发展,因此,对开放收益研究就常常被经济学家和经济理论所关注。以要素为基本分析对象的静态性理论假定,使得无论从国际经济学理论还是经济增长理论来看,其最终的结果就是:要获得开放收益的进一步提升,其要素在数量上的外生增加是不可少的,因此,增长的“不愉快结果”将经常出现。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一国的持续经济发展其结果不一定能获得真实的开放收益,有可能在一定情况下出现“贫困化增长现象”,所以,传统理论的解释有时候就显得苍白无力。 本文通过对传统经济理论与现实经济发展的思考,认为出现类似问题的理论根源在于传统经济理论中对要素的非现实性假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其传统理论的前提将被现实突破,要素性质将首先表现出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其次是要素禀赋结构的改变,因此,由于要素结构的改变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可进一步传导至国家竞争优势与开放收益层面。 所以,在要素性质的新分析框架下,开放收益增长将出现有别于传统增长的特征与趋势。本文以广义经济要素的异质性及动态性为分析的理论起点,首先建立起要素质量概念;其次,在要素质量演进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一国的要素组合优势与要素结构的动态发展过程,力图从宏观层次分析其对国家竞争优势与开放收益的影响与作用;最后,以要素质量动态演进理论为基础,对中国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进行相关分析,提出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与开放收益增长方式的转变路径与未来演进方向。 全文共分七章,内容概要如下: 第一章,导论。主要说明本文的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在研究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对开放发展理论中的要素思想进行回顾与探索。同时,提出本文的结构安排与理论创新点。 第二章,全球化经济中要素的性质。主要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素定义与性质进行新的扩展,从要素的所有权属性出发分析一国真实国家竞争优势与开放收益获得的问题。 第三章,要素质量收益。本章在提出要素质量概念基础上,主要阐述按要素质量收益规律的演进过程,为随后的要素质量理论建模和要素的创新机制奠定逻辑基础。 第四章,要素组合优势与开放收益。主要在要素集聚、要素质量差异的动态演进上进一步研究要素组合优势及其对开放收益的作用与影响。 第五章,要素结构及其国家开放收益。本章主要阐述动态要素结构与一国产业结构、国家竞争优势及开放收益的关系。 第六章,中国开放收益增长探讨。主要基于要素质量演进理论进一步分析与探讨中国开放战略与开放收益的问题。 第七章,本文结论与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要素演进 开放收益 经济全球化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061.2
【目录】:
- 内容摘要3-5
- Abstract5-12
- 第一章 导论12-43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方法12-17
- 第二节 对开放发展理论中要素思想的回顾与探索17-39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框架与创新39-43
- 第二章 全球化经济中要素的性质43-77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要素外延的扩展43-57
- 第二节 经济要素的收益分析57-69
- 第三节 要素所有权属性与国家竞争力69-76
- 小结76-77
- 第三章 要素质量收益77-111
- 第一节 要素质量概念77-86
- 第二节 要素质量等级增长模型86-96
- 第三节 要素质量的动态收敛与创新96-108
- 附录108-110
- 小结110-111
- 第四章 要素组合优势与开放收益111-145
- 第一节 要素组合优势111-120
- 第二节 跨国投资对贸易品的要素组合质量替代120-129
- 第三节 要素组合的动态演化与开放收益129-144
- 小结144-145
- 第五章 要素结构及其国家开放收益145-177
- 第一节 要素结构演进及其双重差异性145-158
- 第二节 要素结构扭曲及其影响158-167
- 第三节 基于要素结构演进的产业优势与国家开放收益167-176
- 小结176-177
- 第六章 中国开放收益增长探讨:基于要素演进的分析177-217
- 第一节 中国开放收益与要素结构:现状、差距与问题177-198
- 第二节 基于要素质量的开放战略与开放收益增长方式198-207
- 第三节 开放收益增长方式的要素组合与动态战略选择207-216
- 小结216-217
- 第七章 本文结论与进一步思考217-221
- 第一节 本文研究结论217-219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不足219-220
- 第三节 未来研究展望220-221
- 参考文献221-231
- 后 记231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忠远;基于要素整合的区域内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瀑;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就业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戴群;垄断竞争产业升级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王德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科技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99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99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