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与碳排放绩效——来自中国农业的证据

发布时间:2017-09-22 07:36

  本文关键词: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与碳排放绩效——来自中国农业的证据


  更多相关文章: 农业贸易开放 农业经济增长 农业碳排放绩效 EBM模型


【摘要】:利用2000—201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DEA方法中最新技术EBM模型计算了中国4个区域30个省份的农业碳排放绩效,并通过建立静态Xttobit模型和动态Diff-GMM模型,估计了农业贸易开放、人力资本、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各省份的农业碳排放绩效在这12年间都有所提高,但增速较为缓慢;农业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农产品进口依存度与农业碳排放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中国农业贸易开放度与农业碳排放绩效之间的关系满足"资源禀赋假说",即劳动密集型地区以生产清洁型产品为主,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改善有阻碍作用;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具有时滞,需要从动态的角度考虑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质量和数量的提高都对农业碳排放绩效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农业贸易开放 农业经济增长 农业碳排放绩效 EBM模型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形成机理与市场调控政策研究”(编号:12&ZD055) 国家软科学重点项目“创新驱动农业发展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编号:2013GXS3B05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6批面上资助项目“经济发展与‘三生’系统互洽性研究”(编号:2014M560141)的资助
【分类号】:F752;F323.7;F323.6;X196
【正文快照】: 一、引言加入WTO后,中国的农业贸易量持续增长。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1866.9亿美元,同比增长达6.2%,其中出口总额为678.3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188.7亿美元。与此同时,农业碳排放总量也在持续增长。据估算,2000—2012年,农业碳排放的年均增长率达2.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广月;宋德勇;;我国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1期

2 李国志;王群伟;;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影响——基于变参数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1期

3 李怀政;林杰;;出口贸易的碳排放效应:源于中国工业证据[J];国际经贸探索;2013年03期

4 姚从容;;人口规模、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经验证据及国际比较[J];经济地理;2012年03期

5 张友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6 李锴;齐绍洲;;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J];经济研究;2011年11期

7 杜运苏;孙辉煌;;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因素分析:基于LMDI[J];世界经济研究;2012年11期

8 李维;陈秋红;;环境库兹涅茨假设是否成立?——基于CO_2排放量的国际数据验证[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9 彭希哲;朱勤;;我国人口态势与消费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人口研究;2010年01期

10 匡远凤;;技术效率、技术进步、要素积累与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基于SFA的经验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蕾;程玉桂;;低碳农产品集群视角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2 陶爱祥;;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低碳农业与农业科技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2期

3 张旭亮,张海霞,王晓峰;新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12期

4 吕丹;食品消费数量、结构与方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4年02期

5 李怀政;林杰;;碳排放、技术进步与出口贸易结构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1期

6 周珂,王权典;我国生态安全应对加入WTO挑战的法律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张明如;张长兴;;稻米贸易对中国环境与农民收入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07年04期

8 许广月;;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其区域比较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J];财经论丛;2011年02期

9 焦文献;陈兴鹏;;基于STIRPAT模型的甘肃省环境影响分析——以1991~2009年能源消费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1期

10 赵成柏;毛春梅;;基于ARIMA和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我国碳排放强度预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建悦;栾绍朔;姜兴坤;;基于修正STIRPAT模型的山东省碳排放分析及其预测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权典;;我国生态安全应对入世挑战的法律思考[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3 高红贵;;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低碳化调整的思路与对策研究[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盼盼;;低碳消费相关热点的研究综述[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5 陈明爱;钟式玉;周德群;张雪;;我国碳排放的空间差异问题研究综述[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6 王平;刘致秀;朱帮助;;能源结构优化对广东省碳强度目标实现的贡献评估[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7 田云;张俊飚;;中国种植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性区域比较研究——基于净碳汇视角[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秦波;田卉;;社区空间形态对居民碳排放的影响[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9 李付海;马敬昆;张家山;王瑾瑜;潘星宇;;中国能源CO_2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10 郑凯;陈学渊;韦文珊;吴永常;;农村社区碳足迹的内涵与计算方法研究[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艳春;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游伟民;自由贸易与环境污染:理论分析与中国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白卫国;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自选择博弈研究及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5 孙秀梅;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机理与调控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6 蔡伟光;中国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李波;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肖涛;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李涛;节能减排管制下中国低碳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易艳春;外商直接投资、经经增长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愉光;贸易转移、FDI与中国的环境污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武;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肖番日;低碳视角下中国矿产品贸易策略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4 刘婷婷;低碳经济与中国出口贸易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孙宇飞;城市碳排放清单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6 王阳阳;后危机时代我国面临的贸易壁垒及应对之道[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7 黄慧儒;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实证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张肃平;山东省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9 朱彦梅;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及国际比较[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李蕾;基于碳排放视角的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静;曹伊清;徐挺;尹大强;;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相关性及指标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6期

2 朱江玲;岳超;王少鹏;方精云;;1850—2008年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的碳排放——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3 牛鸿蕾;江可申;;产业结构调整的低碳效应测度——基于NSGA-Ⅱ遗传算法[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4 智静;高吉喜;;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排放对比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3期

5 兰宜生;孔炯炯;;贸易自由化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李文瑛;;我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的效应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张俊飚;;“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北农业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8 刘强;庄幸;姜克隽;韩文科;;中国出口贸易中的载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8期

9 朱启荣;;中国出口贸易中的CO_2排放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1期

10 李秀香,张婷;出口增长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以CO_2排放量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朝晖;;上海市碳排放的历史特征与远期趋势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2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3 ;碳排放配给制带来的启示[J];节能与环保;2009年11期

4 邴绍倩;;食品“碳排放”标准及应对之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0期

5 ;国务院宣布我国到2020年降低碳排放40%~45%[J];纸和造纸;2010年02期

6 张雷;黄园淅;李艳梅;程晓凌;;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2期

7 巩帅臣;;湖南省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0年01期

8 温景光;;江苏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2期

9 王琴;曲建升;曾静静;;生存碳排放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J];开发研究;2010年01期

10 孙建卫;陈志刚;赵荣钦;黄贤金;赖力;;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碳排放足迹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宁睿;向澄;黄经南;刘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白玲;林靖s,

本文编号:899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99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3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