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中国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测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06:25

  本文关键词:中国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测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投入产出模型 出口贸易 隐含碳排放


【摘要】:借鉴投入产出法的思想,构建起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测度模型,基于2002~2010年投入产出数据,对我国28个出口行业隐含碳排放足迹进行测算。研究发现:我国28个出口行业的直接碳排放系数和完全碳排放系数呈下降趋势,但行业间存在较大差异;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总量在2002~2007年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但在2010年有所下降;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而第三产业出口隐含碳排放量波动较大。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学院;
【关键词】投入产出模型 出口贸易 隐含碳排放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JL032)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790045)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4GXQ4D196) 贵州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13]2090号) 中国—东盟研究院“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CW201411)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资助项目(黔教合KY字[2014]305号) 银兴经济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X196;F752.62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30多年来我国出口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2209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7.72%。但与此同时,我国CO2排放量也呈现出不断增长态势,尤其是入世后,CO2排放更是呈现迅猛增加态势,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通过对比发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宁学敏;任荣明;;基于碳视角的中美贸易关系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12期

2 张传国;洪琴;;海峡两岸贸易隐含碳排放问题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5期

3 刘俊伶;王克;;基于海关商品HS四位编码的中国贸易内涵碳计算[J];国际经贸探索;2014年02期

4 樊纲;苏铭;曹静;;最终消费与碳减排责任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5 吴先华;郭际;郭雯倩;;基于商品贸易的中美间碳排放转移测算及启示[J];科学学研究;2011年09期

6 胡剑波;周葵;安丹;;开放经济下中国产业部门及其CO_2排放的关联度分析——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榛;魏枫;;世界碳减排博弈困局及出路探析[J];北方论丛;2011年03期

2 易培强;;低碳发展与消费模式转变[J];武陵学刊;2011年01期

3 黄明皓;李永宁;肖翔;;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有效性研究——基于CER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联动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11期

4 徐盈之;邹芳;;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的我国各产业部门碳减排责任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5 刘瑞翔;;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2期

6 耿丽敏;付加锋;宋玉祥;;消费型碳排放及其核算体系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刘帅;邱晓苓;;中国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8 刘明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碳排放空间的公平分配——以德班会议《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政治立场为分析进路[J];法学评论;2012年04期

9 范进;赵定涛;洪进;朱云浩;;基于消费的嵌入式碳足迹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2年01期

10 赵定涛;郭韬;范进;;中国城镇居民嵌入式碳足迹的测定及演化[J];系统工程;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玉山;赵洪亮;;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积极与发达国家进行碳博弈[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2 纪玉山;关键;王塑峰;;经济稳定增长与碳减排双重目标优化模型[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郑志国;;低碳经济:一个非科学概念[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规律[C];2010年

4 董雪;柯水发;;国内外碳足迹计算方法、评估标准及研究进展[A];绿色经济与林业发展论——第六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Zusha Gu;Ying Gao;Cong Li;;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CO_2 Emissions In China[A];2013教育技术与信息系统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宋强玉;葛新权;;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环渤海地区的CO_2排放测量方法运用与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7 狄琳娜;;新型环境贸易壁垒——碳边境调节措施的选择与评价[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8 张友国;;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4期[C];2010年

9 刘瑞翔;姜彩楼;;从投入产出视角看中国能耗加速增长现象[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3期[C];2011年

10 冯宗宪;于璐瑶;何阳;;碳关税征收情境下的中国产业竞争力变动态势和对策分析[A];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三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青海;利益协调视阈下不可再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闫云凤;中国对外贸易的隐含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段向云;物流企业低碳化发展的影响机理与运营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孙宁;气候变化对制造业的经济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6 梁红;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许泱;中国贸易、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谢慧明;生态经济化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杨丽萍;个人碳消费的外部性和可选择的治理方式[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张纪录;消费视角下的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鄢敏;碳排放规制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杜鸥;我国碳排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张童;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赵洪亮;经济视角下的全球碳博弈与中国策略探析[D];吉林大学;2012年

5 程云龙;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长短期传导效应[D];吉林大学;2012年

6 张磊光;省域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面板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纪烨;经济视角下的中国与欧盟气候合作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8 赵海涛;甘肃省工业行业CO_2排放的影子价格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杨慧;基于Kaya公式的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析与预测[D];暨南大学;2012年

10 邹晓丽;中国对外贸易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关系的实证分析[D];苏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张晓平;;中国对外贸易产生的CO_2排放区位转移分析[J];地理学报;2009年02期

3 门明;张秋莉;;碳交易生产模型述评及应用探讨[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4 沈源;毛传新;;加工贸易视角下中美工业贸易隐含碳研究:国别排放与全球效应[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5 方修琦;王媛;魏本勇;王文琴;;中国进出口贸易碳转移排放测算方法分析与评价[J];地球科学进展;2011年10期

6 刘强;庄幸;姜克隽;韩文科;;中国出口贸易中的载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8期

7 朱启荣;;中国出口贸易中的CO_2排放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1期

8 尹显萍;程茗;;中美商品贸易中的内涵碳分析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8期

9 王文举;向其凤;;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核算及责任分配[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0期

10 庄惠明;陈洁;;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基于31国模型的投入产出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红敏;我国对外贸易的能源环境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朝晖;;上海市碳排放的历史特征与远期趋势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2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3 ;碳排放配给制带来的启示[J];节能与环保;2009年11期

4 邴绍倩;;食品“碳排放”标准及应对之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0期

5 ;国务院宣布我国到2020年降低碳排放40%~45%[J];纸和造纸;2010年02期

6 张雷;黄园淅;李艳梅;程晓凌;;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2期

7 巩帅臣;;湖南省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0年01期

8 温景光;;江苏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2期

9 王琴;曲建升;曾静静;;生存碳排放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J];开发研究;2010年01期

10 孙建卫;陈志刚;赵荣钦;黄贤金;赖力;;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碳排放足迹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宁睿;向澄;黄经南;刘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白玲;林靖s,

本文编号:903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903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4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