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的演化——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新经济增长理论
本文关键词:经济学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的演化——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新经济增长理论
更多相关文章: 经济增长 新增长理论 演化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摘要】:从经济学演化的视角,分析经济增长作为经济学研究主题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演化历程,通过对新增长理论关于技术进步内生化处理的三种思路的分析,说明新增长理论仍然坚持一般均衡的主流经济学分析传统,而这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所带来非均衡增长特点是不相容的,说明新增长理论的研究主题是对古典经济学的回归,但其基本研究框架仍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延续。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新增长理论 演化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CJY036)
【分类号】:F061.3
【正文快照】: 自亚当·斯密(Adom Smith)创立古典经济学体系以来,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几经变迁。这一点从不同时期经济学家对经济学概念的界定上有所体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作《国富论》主要探讨一国国民财富的源泉。而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ball)在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东辉;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变革与现代经济学发展[J];东岳论丛;2004年01期
2 曾国安;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关于经济学研究方法多元化问题的思考[J];经济评论;2005年02期
3 景玉琴;;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J];经济学家;2007年03期
4 史晋川;;经济学研究中的主题与方法[J];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5 严维石;;经济学研究方法演变[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军霞;;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外语经济[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童光法;;外来物种入侵的民事责任承担——一种基于“外部性”视角的分析[J];北方法学;2010年05期
3 姜丕军;;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探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母健;论聚集效应和城市化水平的关联[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3期
5 李向群;内外贸易统一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6 高政利;论家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选择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党琳静;;基于VAR模型的RCA与中国自主创新的经验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徐磊;;开发区转型问题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陈永广;韩伯棠;李燕;;基于进口贸易的知识溢出与技术进步——对环渤海地区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林青;政策性保险: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创新[J];商业研究;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王榜;赵国昌;;不规范的市场与产业簇群的形成和发展——对陕西武功、渭南中小型锅炉企业群的案例分析[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可侠;;“中部崛起”与“十一五”规划[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梁东黎;;生产要素成本与自主创新的关系[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孙宁华;黄玉梅;陈芳芳;;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动态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冯丽霞;;内部资本市场:组织载体、交易类型与租金[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徐虹;林钟高;;组织结构、信息体制与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研究——基于组织知识共享理论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林钟高;;组织结构、信息体制与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研究——基于组织知识共享理论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阿兴;李希刚;;论流通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基于规范与实证视角的分析[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娄朝晖;;模块化“设计规则”的经济效率研究[A];浙商研究 2010[C];2011年
10 刘明国;;不能用数学的逻辑代替经济学的逻辑——兼论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边界[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其刚;我国贸易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2 唐铁球;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动因与收益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葛小寒;进口贸易R&D溢出中人力资本的角色[D];浙江大学;2010年
4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程秀梅;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尹明;汽车产业成长影响变量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魏娟;道路货物运输中间性组织模式与效益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马俊;交通网络演进:过程与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金懋;运输的生产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傅莹;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斌;信息技术对企业边界的影响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周院花;美国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雷智凯;我国服务业集聚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胡观敏;城市化进程中“资源诅咒”的理论、模型及中国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温馨;蒙中经贸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伍昕;开放条件下欠发达国家工业化模式选择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郑霄鹏;中国商业银行业的政府规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健;新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转型[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孙庆;以创新为目标的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宣恭;;马克思主义的企业产权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2 郭劲光;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变革与经济哲学的运用[J];经济评论;2002年05期
3 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02期
4 陈璋;经济学中数学意义的若干思考[J];经济学动态;2000年01期
5 严维石;;内部劳动市场中的互惠行为与技能外溢效应——基于经济社会学视角[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严维石;;劳动合同特征及其行为经济学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爱民;吕慧莹;黄,
本文编号:9636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963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