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公共物品价值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04:00
本文关键词:环境公共物品价值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公共物品 环境变动 使用价值 非使用价值 评价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被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普遍接受,环境公共物品及其品质变动的价值评价成为可持续发展问题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环境公共物品及其品质变动的价值评价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环境方针、政策的依据,同时环境及其品质变动的价值评价也是对环境物品定价,将环境引入市场经济,使其得到合理配置的依据。 目前,我国环境及其品质变动价值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是一个学习和模仿阶段,受重视的方法直观、评价过于集中在使用价值方面,忽视了非使用价值。 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借鉴前人研究经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了一些研究。首先是关于环境公共物品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的研究,本文系统的分析了环境公共物品及其属性,全面的归纳了关于环境公共物品的不同的价值观,详细的阐述了环境公共物品的价值构成及具体体现。其次,在阐明了评价的主要困难后,总结归纳了关于环境公共物品价值评价的主流的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各类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着在环境公共物品及其品质变动价值评价的方法上做出一点改进,进而提出了混和数据法(揭示—陈述偏好法),通过该法可以对环境公共物品变动带来的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的变化同时做出评价。最后,为了验证混和数据法的可行性,将成都东湖公园水质改善价值作为评价目标,运用该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混和数据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虽然本文围绕环境公共物品价值评价及其品质改善价值评价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时间、能力以及研究内容所限,其中尚有很多问题论文没有涉及,或者已经在论文中进行了分析但尚未深入探讨,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在未来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环境公共物品 环境变动 使用价值 非使用价值 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062.6
【目录】:
- 第1章 绪论8-13
- 1.1 研究背景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1-12
- 1.3.1 研究内容11-12
- 1.3.2 研究方法12
- 1.4 研究的创新12-13
- 第2章 环境公共物品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13-21
- 2.1 环境物品及其属性13-15
- 2.1.1 环境物品13
- 2.1.2 环境物品的属性13-15
- 2.2 主要环境价值观15-17
- 2.2.1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16
- 2.2.2 哲学价值论16
- 2.2.3 效用论和稀缺论16-17
- 2.2.4 双重价值论17
- 2.3 环境公共物品的价值构成及具体体现17-21
- 2.3.1 环境公共物品的价值构成17-19
- 2.3.2 环境公共物品的价值的具体体现19-21
- 第3章 环境公共物品价值评价方法21-36
- 3.1 评价的作用21
- 3.2 评价的主要困难21-22
- 3.2.1 外部性21-22
- 3.1.2 无市场性22
- 3.1.3 非使用价值存在22
- 3.1.4 专业人才匮乏22
- 3.3 环境公共物品价值评价方法的框架体系22-24
- 3.4 各类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及总体评价24-27
- 3.4.1 直接市场法24-25
- 3.4.2 揭示偏好法25-26
- 3.4.3 陈述偏好法26-27
- 3.5 混合数据法(揭示—陈述偏好法)27-36
- 3.5.1 两种方法简介28-29
- 3.5.2 混和数据模型29-36
- 第4章 实证研究36-60
- 4.1 评价目标简介36
- 4.2 应用混合数据法的要点36-41
- 4.2.1 问卷的设计36-37
- 4.2.2 调查的实施37-41
- 4.3 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41-59
- 4.3.1 受访者社会经济变量统计分析41-45
- 4.3.2 关于东湖公园变量统计分析45-48
- 4.3.3 支付意愿统计48-52
- 4.3.4 游园次数、支付意愿与社会经济变量、环境变量的回归分析52-59
- 4.4 评价结果59-60
- 结论与展望60-62
-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60
-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60-62
- 致谢62-63
- 参考文献63-67
- 附件67-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7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明丽;邯郸市公共工程评价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2 王睿;大熊猫栖息地非使用价值评估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3 王彬;基于CVM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74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974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