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化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25-06-26 05:16
土地利用适应城市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激励着城市土地制度安排朝着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向迈进。城市土地制度安排如何协调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是值得我们在理论上研究的问题。我国现阶段,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差异化出让土地引致土地财政依赖的制度安排,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城市土地市场化。其实,考虑到土地同时拥有自然属性与资本属性,政府和企业决策与土地的公共使用和资本化经营,不能以单一视角和路径进行制度安排。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化目前存在着因这种制度安排引起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本文基于土地的自然属性与资本属性,拟用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经济发展的代理变量,从资源配置与融资约束两个视角切入,分析城市土地市场化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与效应,旨在纳入市场主体以系统考察城市土地市场化,以期较为客观的评估有关城市土地市场化改革的实际经济绩效。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概括地描述了本文研究的对象、背景与意义;第二部分梳理了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相关理论,如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以及制度经济学理论,并综述学界有关土地出让、资源配置、融资约束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文献;第三部分描述了城市土地市场化与全要素生...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53217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4.1资源配置视角下的作用机制政府寻租空间减少率率
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化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研究36地市场化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如下图4.1。图4.1资源配置视角下的作用机制(二)城市土地市场化的融资效应考虑到土地的资本属性,其市场化逐渐凸显了以往城市土地使用权被非市场因素抑制的那部分价值,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价和房价,与之相关....
图4.2融资约束视角下的作用机制政府非生产性支出出增加人力资本增加
效应还会呈现为“自增强螺旋效应”。因此若与土地有关的信贷资金被不恰当地运用,那么资金供给越充足、成本越低廉,生产企业就可能越多涌向房地产等低生产率部门,挤出创新研发的投入和实体经济的投资,从而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面影响。综合上述以围绕城市土地“资本属性”开展....
本文编号:4053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4053217.html
上一篇: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治理结构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