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港和营口港合作博弈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6 10:52
随着港口的不断发展,港口作为带动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在,国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也加快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辽宁港口的发展对于东北城市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辽宁港口群中的各港口的相互协调配合就非常的重要。大连港和营口港是辽宁沿海港口中的两大主要港口,两港口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近,营口港新港区的建立更加增强了营口港的综合实力,与大连港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港口为了更好的满足需求,就会扩大港口的建设,但是盲目的扩大建设,港口的成本会增加,而且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可能会出现港口资源的闲置,这样很不利于港口的良性发展。现在港口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岸线利用不够规范,没有很好的发挥岸线的优势互补,无序的竞争对于港口的发展非常的不利;港口的专业性不突出,不能很好的满足港口作业时专业化的要求;港口的功能还不够完善,港口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港口的服务还不能够很好的适应港口的发展。这些都是制约港口发展的影响因素,需要进行改善。本文运用合作博弈理论对大连港和营口港的竞合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两港各自的的优势,系统的分析了两港合作的现状,两港...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合作博弈相关理论概述
2.1 博弈论的定义及起源
2.2 博弈的基本要素
2.3 博弈论的分类
2.4 合作博弈
2.4.1 合作博弈的概念
2.4.2 合作博弈论的主要概念和定理
第3章 大连港与营口港发展现状
3.1 大连港的现状分析
3.1.1 大连港的港口条件
3.1.2 大连港的发展现状
3.1.3 大连港的发展规划
3.2 营口港的现状分析
3.2.1 营口港的港口条件
3.2.2 港口发展现状
3.2.3 营口港的发展规划
3.3 大连港与营口港发展比较
3.3.1 地理位置条件比较
3.3.2 吞吐量比较
3.3.3 发展优势比较
第4章 大连港与营口港博弈分析
4.1 两港合作的可行性
4.1.1 两港合作的现状
4.1.2 两港合作的可行性
4.2 两港合作博弈分析
4.2.1 两港合作博弈选择
4.2.2 两港合作博弈效果
4.3 大连港与营口港的惩罚机制
4.3.1 相关假设
4.3.2 均衡分析
第5章 大连港与营口港合作的相关建议
5.1 政府出台产业政策,引导联动发展
5.2 两港努力协调机制,培养合作渠道
5.3 两港加强港口管理,规范港口行为
5.4 两港实现信息共享,确保沟通畅通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港口竞争合作静态博弈分析[J]. 周鑫,季建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9(05)
[2]基于Shapley值法的供应链联盟企业利益分配问题研究[J]. 刘卫华,赵潘. 安徽农业科学. 2007(26)
[3]国际集装箱运输业战略联盟分析[J]. 徐铁,张森林,徐改玲. 中国水运(学术版). 2006(02)
[4]动态联盟的利益分配问题研究[J]. 陈宝. 商业研究. 2005(23)
[5]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辽宁港口资源整合[J]. 丁永健. 中国港口. 2005(05)
[6]战略技术联盟成因的新视角[J]. 隋波,薛惠锋. 科学管理研究. 2005(02)
[7]企业纵向联盟的博弈分析[J]. 乔忠,徐凤琴,赵冬梅.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01)
[8]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研究[J]. 李超. 港口经济. 2004(06)
[9]基于Shapley值法的动态联盟伙伴企业利益分配策略[J]. 戴建华,薛恒新. 中国管理科学. 2004(04)
[10]战略联盟理论研究综述[J]. 徐飞,徐立敏. 管理评论. 2003(06)
硕士论文
[1]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综合博弈分析[D]. 李思丰.西南交通大学 2007
[2]战略联盟的博弈分析[D]. 高原.武汉理工大学 2006
[3]基于博弈分析的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D]. 黄奇.贵州大学 2006
[4]大连港在环渤海港口群的竞争力研究[D]. 陈浩.大连海事大学 2006
[5]基于博弈分析的航空公司战略联盟研究[D]. 林春燕.南京理工大学 2005
[6]基于合作博弈论的班轮运输战略联盟研究[D]. 王庸凯.大连海事大学 2005
[7]宁波舟山两港组合发展战略研究[D]. 庄佩君.上海海事大学 2004
[8]集装箱班轮运输战略联盟博弈研究[D]. 张艳奎.上海海事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39555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合作博弈相关理论概述
2.1 博弈论的定义及起源
2.2 博弈的基本要素
2.3 博弈论的分类
2.4 合作博弈
2.4.1 合作博弈的概念
2.4.2 合作博弈论的主要概念和定理
第3章 大连港与营口港发展现状
3.1 大连港的现状分析
3.1.1 大连港的港口条件
3.1.2 大连港的发展现状
3.1.3 大连港的发展规划
3.2 营口港的现状分析
3.2.1 营口港的港口条件
3.2.2 港口发展现状
3.2.3 营口港的发展规划
3.3 大连港与营口港发展比较
3.3.1 地理位置条件比较
3.3.2 吞吐量比较
3.3.3 发展优势比较
第4章 大连港与营口港博弈分析
4.1 两港合作的可行性
4.1.1 两港合作的现状
4.1.2 两港合作的可行性
4.2 两港合作博弈分析
4.2.1 两港合作博弈选择
4.2.2 两港合作博弈效果
4.3 大连港与营口港的惩罚机制
4.3.1 相关假设
4.3.2 均衡分析
第5章 大连港与营口港合作的相关建议
5.1 政府出台产业政策,引导联动发展
5.2 两港努力协调机制,培养合作渠道
5.3 两港加强港口管理,规范港口行为
5.4 两港实现信息共享,确保沟通畅通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港口竞争合作静态博弈分析[J]. 周鑫,季建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9(05)
[2]基于Shapley值法的供应链联盟企业利益分配问题研究[J]. 刘卫华,赵潘. 安徽农业科学. 2007(26)
[3]国际集装箱运输业战略联盟分析[J]. 徐铁,张森林,徐改玲. 中国水运(学术版). 2006(02)
[4]动态联盟的利益分配问题研究[J]. 陈宝. 商业研究. 2005(23)
[5]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辽宁港口资源整合[J]. 丁永健. 中国港口. 2005(05)
[6]战略技术联盟成因的新视角[J]. 隋波,薛惠锋. 科学管理研究. 2005(02)
[7]企业纵向联盟的博弈分析[J]. 乔忠,徐凤琴,赵冬梅.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01)
[8]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研究[J]. 李超. 港口经济. 2004(06)
[9]基于Shapley值法的动态联盟伙伴企业利益分配策略[J]. 戴建华,薛恒新. 中国管理科学. 2004(04)
[10]战略联盟理论研究综述[J]. 徐飞,徐立敏. 管理评论. 2003(06)
硕士论文
[1]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综合博弈分析[D]. 李思丰.西南交通大学 2007
[2]战略联盟的博弈分析[D]. 高原.武汉理工大学 2006
[3]基于博弈分析的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D]. 黄奇.贵州大学 2006
[4]大连港在环渤海港口群的竞争力研究[D]. 陈浩.大连海事大学 2006
[5]基于博弈分析的航空公司战略联盟研究[D]. 林春燕.南京理工大学 2005
[6]基于合作博弈论的班轮运输战略联盟研究[D]. 王庸凯.大连海事大学 2005
[7]宁波舟山两港组合发展战略研究[D]. 庄佩君.上海海事大学 2004
[8]集装箱班轮运输战略联盟博弈研究[D]. 张艳奎.上海海事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39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939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