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空经济示范区溢出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5 08:38
20世纪末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机场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已经不仅是航空运输的节点,而且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参与国际分工的桥梁,从而演化出一个依托机场而形成的独特的经济区域——临空经济区。201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出台了《关于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决定选出若干个条件成熟的临空经济区先试先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从逻辑机理看,临空经济区可以通过整合优化区域要素资源、推动区域间要素流动、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腹地区域产生极强的溢出效应。中国建立临空经济区的目的也正是要利用临空经济区的溢出效应,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那么,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中国临空经济区溢出效应是如何产生的?中国临空经济区的溢出效应大小如何呢?如何提高中国临空经济区的溢出效应呢?如此等等,这些问题,正是当前中国临空经济发展亟待理清的问题,研究、分析以上问题对促进中国临空经济区发展、提高临空经济区溢出效应以更好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汇总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区...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一 临空经济研究综述
二 溢出效应研究综述
三 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研究综述
四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析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结构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三 框架结构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二章 临空经济区溢出效应理论分析
第一节 临空经济的内涵特征与形成机理
一 临空经济的内涵特征
二 临空经济的形成机理
(一)时间机理
(二)空间机理
(三)产业机理
(四)政策机理
第二节 临空经济区溢出效应的内涵特征与形成机理
一 临空经济区溢出效应的内涵特征
二 临空经济区溢出效应的形成机理
(一)集聚-扩散机理
(二)规模经济机理
(三)产业高度化机理
第三节 临空经济区溢出效应的传导路径
一 基于资本流动的传导
二 基于产业关联的传导
三 基于市场机制的传导
第三章 中国临空经济示范区溢出效应测度与分析
第一节 临空经济区溢出效应测度模型构建
一 基础模型选择
二 改进的两部门模型
第二节 中国临空经济示范区溢出效应测度
一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二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与估计
第三节 中国临空经济示范区溢出效应分析
一 总量分析
二 比较分析
第四章 提高临空经济区溢出效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加快临空经济区发展
一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二 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 建立产业遴选机制
第二节 提升产业发展潜能以保障临空经济区发展
一 鼓励并保障技术创新
二 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
第三节 加强区域耦合互动以协调临空经济区发展
一 强化产业关联
二 强化产业协同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 临空经济示范区对腹地区域具有正向溢出效应
二 临空经济示范区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 临空经济示范区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四 中国应强化临空经济区的战略地位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 理论分析方面的不足与展望
二 实证研究方面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渠道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 张世俊,邓峰. 科学学研究. 2019(05)
[2]我国区域绿色创新能力溢出效应研究[J]. 孙振清,边敏杰,陈文倩. 生态经济. 2019(05)
[3]环境规制对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 李泽众,沈开艳. 上海经济研究. 2019(02)
[4]临空经济区域影响及问题研究——以郑州航空港为例[J]. 姚兰,刘海琴.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8(06)
[5]青岛市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J]. 李蕾,张之峰. 金融经济. 2018(12)
[6]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以郑州航空港为例[J]. 马晓科. 创新科技. 2018(06)
[7]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中部六省面板数据[J]. 解冰玉,李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8]临空经济区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 沈琼,王少朋.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9]基于动态空间模型的中国临空经济区与腹地区域经济关系研究[J]. 王全良. 地理研究. 2017(11)
[10]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作用机理——以郑州航空港为例[J]. 马晓科.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07)
博士论文
[1]临空经济促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效应研究[D]. 汤凯.郑州大学 2018
[2]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研究[D]. 彭连清.暨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R&D投入及其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D]. 王帅龙.江西财经大学 2018
[2]FDI对河南省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D]. 孙亚姗.河南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064907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一 临空经济研究综述
二 溢出效应研究综述
三 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研究综述
四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析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结构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三 框架结构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二章 临空经济区溢出效应理论分析
第一节 临空经济的内涵特征与形成机理
一 临空经济的内涵特征
二 临空经济的形成机理
(一)时间机理
(二)空间机理
(三)产业机理
(四)政策机理
第二节 临空经济区溢出效应的内涵特征与形成机理
一 临空经济区溢出效应的内涵特征
二 临空经济区溢出效应的形成机理
(一)集聚-扩散机理
(二)规模经济机理
(三)产业高度化机理
第三节 临空经济区溢出效应的传导路径
一 基于资本流动的传导
二 基于产业关联的传导
三 基于市场机制的传导
第三章 中国临空经济示范区溢出效应测度与分析
第一节 临空经济区溢出效应测度模型构建
一 基础模型选择
二 改进的两部门模型
第二节 中国临空经济示范区溢出效应测度
一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二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与估计
第三节 中国临空经济示范区溢出效应分析
一 总量分析
二 比较分析
第四章 提高临空经济区溢出效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加快临空经济区发展
一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二 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 建立产业遴选机制
第二节 提升产业发展潜能以保障临空经济区发展
一 鼓励并保障技术创新
二 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
第三节 加强区域耦合互动以协调临空经济区发展
一 强化产业关联
二 强化产业协同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 临空经济示范区对腹地区域具有正向溢出效应
二 临空经济示范区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 临空经济示范区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四 中国应强化临空经济区的战略地位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 理论分析方面的不足与展望
二 实证研究方面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渠道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 张世俊,邓峰. 科学学研究. 2019(05)
[2]我国区域绿色创新能力溢出效应研究[J]. 孙振清,边敏杰,陈文倩. 生态经济. 2019(05)
[3]环境规制对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 李泽众,沈开艳. 上海经济研究. 2019(02)
[4]临空经济区域影响及问题研究——以郑州航空港为例[J]. 姚兰,刘海琴.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8(06)
[5]青岛市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J]. 李蕾,张之峰. 金融经济. 2018(12)
[6]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以郑州航空港为例[J]. 马晓科. 创新科技. 2018(06)
[7]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中部六省面板数据[J]. 解冰玉,李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8]临空经济区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 沈琼,王少朋.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9]基于动态空间模型的中国临空经济区与腹地区域经济关系研究[J]. 王全良. 地理研究. 2017(11)
[10]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作用机理——以郑州航空港为例[J]. 马晓科.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07)
博士论文
[1]临空经济促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效应研究[D]. 汤凯.郑州大学 2018
[2]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研究[D]. 彭连清.暨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R&D投入及其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D]. 王帅龙.江西财经大学 2018
[2]FDI对河南省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D]. 孙亚姗.河南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064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064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