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经济增长及溢出效应——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空间经济计量的结果
本文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增长及溢出效应——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空间经济计量的结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验证交通运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溢出效应。通过一个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交通运输正外部性的存在。并收集中国1985—2006年28个省份的数据,运用较为前沿的空间经济计量手段对这一正外部性进行验证。通过建立一个空间经济计量模型,笔者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这一模型进行了估计。根据理论模型和实证结果,本文的结论:①交通运输的正外部性的确存在;②从1985—2006年我国交通运输投资所带来的GDP增加平均每年为248亿元,而其中的196亿元来自交通运输投资的直接贡献,另外,52亿元则来自交通运输的外部溢出效应;③交通运输投资的直接贡献与外部溢出效应之和对经济增长的平均每年的贡献率为13.8%。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业 溢出效应 空间自回归模型 空间误差滞后模型 极大似然估计 经济增长 权重矩阵 正外部性 外溢效应 负外部性
【基金】:中国交通部重大软科学项目“交通运输外部性测算理论与方法研究”(批准号 2008-332-221-020)
【分类号】:F512;F1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人了快速行驶的轨道,交通运输业也进人了历史上最快的发展时期。①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少学者验证了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赵坚,杨轶,2003;汪传旭,2004;韩悦臻,尚春青,200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荣飞;;谈谈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问题[J];经济研究;1980年12期
2 杨万钟;陆心贤;;关于我国生产布局问题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5期
3 茅以f;黄梦平;;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前景[J];未来与发展;1980年01期
4 陈紫华;;英国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历史意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曹廷藩;发刊词[J];经济地理;1981年01期
6 齐明;积极发展公路集装箱运输,促进交通运输现代化[J];经济与管理研究;1981年02期
7 潘静致;论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学术论坛;1981年01期
8 张卓元;;走发展国民经济的新路子[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1年09期
9 王昆生;;适应新的形势 编好交通运输业会计年报[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1年12期
10 傅明贤;胡清玉;;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应否包括劳动对象[J];江汉论坛;198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冉毅群;;全国综合运输网络优化模型研究[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2 张世英;张晖东;;中国宏观消费品市场非均衡模型[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陈国祯;;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的系统方法[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4 黄元林;;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5 施欣;;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投入时序效益比较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6 徐国忠;;第二部分 机器特性的研究 加强能源管理,降低燃油消耗[A];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7 王文斌;王成璋;傅浩;;国民经济瓶颈约束序的计量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8 王钟;;重庆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A];历史科学与城市发展——重庆城市史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建设银行总行投资研究所课题组;钟成勋;谭兴民;;中国铁路建设战略目标与战略措施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1994年度)[C];1994年
10 平和;;明代城市史研究的新进展——韩大成著《明代城市研究》评介[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半年全国个体户“缩水”有因 私营企业增长有序[N];中国工商报;2000年
2 交通部部长 黄镇东;运输对于国家发展和本地区未来的重要性[N];中国交通报;2000年
3 陈春雷;文化重塑:变革的根本[N];中国企业报;2000年
4 刘植才 刘荣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学院);论现行营业税制中存在的问题[N];中国税务报;2000年
5 林德基;车轮滚出一大产业[N];福建日报;2000年
6 吕政;正确认识知识经济与传统产业的关系[N];光明日报;2000年
7 王明福 刘胜;潜力有限 更待挖掘[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8 记者 田俊荣;第三产业保持适度快速增长[N];人民日报;2000年
9 陈春林 陈伟龄 孙巡;油价上涨带动客运成本激增[N];新华日报;2000年
10 晓晓;我国汽车业加快发展的条件已基本成熟[N];中国汽车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京;开放经济下的技术进步[D];复旦大学;2004年
2 宿成建;中国证券价格非线性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 张海洋;外资技术扩散与中国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包惠;美国产业研发的空间结构与科技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郭睿;引进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建春;FDI和出口贸易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郎永清;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经济增长[D];西北大学;2005年
8 蒋晖;新型神经营养因子TAT-BDNF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9 张周堂;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10 李玉蓉;当代国际资本流动对后进国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波;粤港交通运输协调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2 李政;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3 赵s,
本文编号:3853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85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