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客感知-认知的北京市旅游形象影响因素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游客感知-认知的北京市旅游形象影响因素评价研究
【摘要】:研究借鉴冈恩和瓦尔(GunnVar)提出的旅游规划包含5个供给面的理论和已有城市旅游形象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归纳出评价城市旅游形象的5个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国庆期间来京旅游的国内游客搜集资料,并借助Excel、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研究发现:1)国庆期间国内游客对北京市旅游形象感知5个影响因素的评价从高到低依序为:旅游设施、旅游氛围、旅游环境、旅游价格和旅游服务;2)5个影响因素与北京市旅游形象呈正相关关系,以旅游服务的影响力最大;3)来京游客对北京市旅游形象影响因素改造提升是持支持的态度。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58)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项目(2013CXS014)资助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城市旅游形象不仅对城市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都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而且对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影响城市旅游形象的因素对城市打造旅游品牌,改造提升城市旅游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通过游客感知对影响城市旅游形象的因素研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龙茂兴;杨晓珍;喻彩霞;;凤凰旅游形象维护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2 王昕;王雪君;;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行为研究——以丽江古城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3 金卫东;城市旅游形象浅析[J];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01期
4 孙国学;;赤峰市旅游发展定位及对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9期
5 史坤博;王文瑞;邵蕊;李晨曦;李冬萌;;基于游客视角下兰州城市旅游形象感知评价[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年06期
6 陶玉国;赵会勇;李永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市旅游形象影响因素测评[J];人文地理;2010年06期
7 姚长宏;刘爱利;;旅游形象感知体系及其结构辨析[J];现代商业;2012年3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春萍,李萌;论旅游地形象建设的内容与方法[J];商业研究;2002年13期
2 柯璇;;泉州主题酒店建设初探——以南戏文化主题酒店为例[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韩凯,邹欣庆;基于空间感知规律的城市旅游形象比较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4期
4 李娜;;甘肃天水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5 李艳;析重庆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与建设[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鄢慧丽,邓宏兵;城市游憩商业区的环境和功能——以武汉市江汉路为例[J];城市问题;2004年01期
7 程晓丽;;池州市旅游形象塑造初探[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8 程金龙,吴国清;旅游形象研究理论进展与前瞻[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2期
9 朱梅;汪德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比较[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4期
10 保继刚;主题公园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分析[J];地理学报;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永红;;汨罗市旅游发展规划方向初探[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2 邱宏亮;吴雪飞;范钧;李镇华;;旅游地意象对地方依恋与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以浙江省湘湖旅游度假区为例[A];201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陈国贵;基于房地产业视角的中国沿海区域城市旅游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宿倩;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秦安臣;生态旅游品牌规划的基础理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连晓燕;旅游城市的发展动力与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文彤;旅游目的地标志景区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马小宁;旅游业与城市经济[D];厦门大学;2007年
8 杨其元;旅游城市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张侠;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胡抚生;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游客推荐意愿、支付意愿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丽;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哈尔滨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吴学明;九江旅游形象传播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李小艺;永福县旅游形象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晓磬;长沙城市旅游内部空间结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5 张卓;吉林省旅游形象的特色传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江燕;中国主题公园发展案例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党娇;国际互联网上传播的西安市旅游形象差异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邓晨晖;基于游客感知视角的西安旅游景区竞争力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辛亚平;西安国际旅游感知形象调查与营销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艳芳;基于游客认知的“阴影区”城市旅游形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群;;凤凰古城的保护开发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2 陈建明;;湘西凤凰古城旅游形象感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7期
3 张孝存;;陕南旅游发展策略:以商洛为例[J];商业研究;2009年12期
4 王昕;;基于实验方法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以环西宁地区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5 任震英,董晓峰;兰州市山水特色与旅游开发[J];城市发展研究;1999年05期
6 庄德林;陈信康;;基于顾客视角的城市形象细分[J];城市问题;2009年10期
7 毕淑青;;兰州旅游城市形象的提炼与规划[J];城市问题;2010年11期
8 金卫东;城市旅游形象浅析[J];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01期
9 程金龙,吴国清;旅游形象研究理论进展与前瞻[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2期
10 唐继刚,杨达源,董杰,舒肖明,周彬;地区旅游业应对外部竞争环境的策略组合[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析重庆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与建设[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林飞龙;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旅游形象——以广州市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03期
3 徐菲菲,GU Kai,万绪才,刘沛林;南京城市旅游形象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3期
4 梁海燕;;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J];福建地理;2005年04期
5 潘启洪;张云鹏;;武汉市城市旅游形象初步评价[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罗哲;;西部中小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7 刘芳梅;苏平;;奥运旅游对举办城市的综合效应[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年04期
8 张林玲;;通过城市色彩塑造城市旅游形象——以重庆市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9期
9 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的监控与管理研究[J];旅游科学;2006年05期
10 伍海琳;;长沙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与探讨[J];社会科学家;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的内在机理与关系模式研究[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2 徐均亮;江璐明;;建设广州城市形象景点[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3 辜红;;城市旅游营销主题形象设计[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周海林;;城市旅游形象——郴州生态旅游发展的新动力[A];飞天山丹霞地貌与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市旅游局局长 蒋小莺;打造旅游整体形象 重塑我市城市新形象[N];东莞日报;2008年
2 记者 刘宝芝邋实习生 杨彩明;我市发布城市旅游形象标识[N];石家庄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文霞邋孟斌 卢文军 赵文静;旅游是载体 文化是灵魂[N];郑州日报;2008年
4 ;北大“超旅游”规划济南[N];中国旅游报;2002年
5 张娣;为城市穿上品牌的外衣[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6 新西兰怀卡托大学访问学者 安康学院副教授 安康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咨询专家组成员 崔晓明;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与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的良性互动[N];安康日报;2008年
7 李萌;用创意提升城市休闲品质[N];中国旅游报;2013年
8 周歌;“最牛私厕”反衬公共服务滞后[N];经济日报;2014年
9 郑艳萍;城市旅游形象 电视广告的功效价值[N];中国旅游报;2008年
10 陈伟国 唐燕娜;宁波旅游形象日益突显[N];中国旅游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金龙;基于系统论的城市旅游形象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梁海燕;城市旅游形象的策划[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邵娟;南京城市旅游形象理念系统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4 李化;白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洪端;城市旅游形象系统的构建及实证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6 李阳;基于实施策略的城市旅游形象运作机制建设[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姣;呼和浩特城市旅游形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8 吴红霞;城市旅游形象提升系统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9 左ql;济南城市旅游形象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赵慧姝;沈阳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04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204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