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基于修正旅行成本法的景区游憩价值评估模型——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10:20

  本文关键词:基于修正旅行成本法的景区游憩价值评估模型——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的实证分析 出处:《资源科学》2013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非市场资源 游憩价值评估 旅行成本法 计数模型


【摘要】:非市场资源的游憩价值评估一直是环境经济学、旅游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非市场资源游憩价值评估,有助于旅游景区的管理者横向和纵向比较非市场资源存在状态和价值,更好地为保护、利用、开发这些旅游资源提供决策依据,使景区旅游产业得到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以旅行成本法为基本原理、福利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剩余为基础理论,利用负二项分布计数模型对传统旅行成本法进行修正,并对大连市老虎滩国家海洋公园游憩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连市老虎滩国家海洋公园游憩价值为5.805亿元,根据这一评价结果,管理者可以在资源利用、保护、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做出更为科学的决策。
[Abstract]:The evaluation of recreational value of non-market resources has been one of the hot issues in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tourism economics and resource economics. It is helpful for the managers of scenic spots to compare the existence status and value of non-market resources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 and to provide the decision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ut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se resources. This paper takes the travel cost method a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the consumer surplus in the welfare economics as the basic theory. The negative binomial distribution counting model is used to modify the traditional travel cost method and the recreational value of Laohutan National Ocean Park in Dalian is evaluated. The recreational value of Laohutan National Ocean Park in Dalian is 580.5 million yuan.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managers can make more scientific decisions in the process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承载力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编号:20110041110026)
【分类号】:F592.7;F224
【正文快照】: 1引言自然资源一般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并且能够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自然资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如:从资源再生性角度,可以分为再生性资源和不可再生性资源;从资源利用的可控性程度,可划分为专有资源和共享资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尔大;李作志;王忠福;;利用计数统计模型方法评价大连星海公园旅游的经济价值[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年01期

2 高云峰,江文涛;北京市山区森林资源价值评价[J];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07期

3 崔卫华;林菲菲;;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评价:CVM的局限性及几点改进[J];资源科学;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芳;;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基本功能价值评估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2期

2 李广东;邱道持;王平;;三峡生态脆弱区耕地非市场价值评估[J];地理学报;2011年04期

3 王妮娜;郑立柱;;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J];广州环境科学;2011年03期

4 张杰;陶金;霍晓卫;;历史文化名城遗产保护价值评估——意愿价值评估法在喀什老城中的运用[J];国际城市规划;2013年03期

5 白晓峰;谭向勇;郭志超;张磊;;森林资源生态价值支付意愿的实证分析——以“京津唐—承”区域为例[J];技术经济;2009年05期

6 吕晓英;;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模拟研究——以北京市山区可持续发展为例[J];开发研究;2008年02期

7 崔卫华;郭玮;;意愿调查法在我国遗产资源价值评价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13年04期

8 李作志;王尔大;苏敬勤;;二分选择模型在滨海旅游经济价值评价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2年04期

9 赵军;杨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7年01期

10 陈志良;吴志峰;夏念和;程炯;刘平;;中国生态资产估价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董冬;九华山风景区古树名木景观美学评价与保护价值评估[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2 宁满秀;农业保险与农户生产行为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3 韩嵩;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价值计量与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4 崔一梅;北京市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万利;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6 杨凤梅;西秦岭及毗领地区旅游地理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王忠福;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王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资产价值评估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广东;微观主体行为差异下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建构[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恒;龙江森工集团森林生态资产价值综合评估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张轶秀;广州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与评价[D];广州大学;2011年

4 褚海燕;绿色GDP核算方法探讨及浙江省的实际估算[D];浙江工商大学;2006年

5 李鹏恒;基于森林的北京市2003年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及其扩展[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满明俊;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财政投资效益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肖尧;北京市高保护价值森林价值评估[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郑芳;嘉峪关市文物景区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与游客满意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张耿杰;平朔矿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10 王丽;政府资产核算与披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茵,蔡运龙;条件估值法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成克武,崔国发,王建中,李俊清;北京喇叭沟门林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价[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徐东文;王颖凌;叶护平;贺美利;;基于CVM的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以历史文化名城阆中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4 陈仲新,张新时;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科学通报;2000年01期

5 熊明均;郭剑英;邓丹;;利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CVM)评估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以乐山大佛景区为例[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3期

6 孔繁文;戴广翠;何乃蕙;高岚;;森林环境资源核算及补偿政策研究[J];林业经济;1994年04期

7 徐德应;中国大规模造林减少大气碳积累的潜力及其成本效益分析[J];林业科学;1996年06期

8 孟平,宋兆民,张劲松,陆光明;农林复合系统水分效应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6年05期

9 李金昌;要重视森林资源价值的计量和应用[J];林业资源管理;1999年05期

10 吴水荣,马天乐;水源涵养林生态补偿经济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0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抄军;历史文化古城游憩利用及非利用价值评估方法与案例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倩;;产业集聚与新企业进入的计数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6年06期

2 张明倩;臧燕阳;;产业集聚与新企业进入的计数模型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年02期

3 孙建新;n元集r-可重复圆排列数[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年09期

4 陈秀莲;;全球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与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10期

5 吴望茂;李晓春;;两个折线染色计数模型及其应用[J];中学数学研究;2009年03期

6 阎楚良,卓宁生,高镇同;雨流法实时计数模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7 吴望茂;;折线染色方法计数模型[J];数学通报;2009年11期

8 王大忠;;模型式教学——从一道计数模型谈教学[J];铜仁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周慧滨;需求和效用理论在评估森林公园游憩价值中的应用[J];林业资源管理;2004年03期

10 梁娜;;基于ANN-泊松模型的预测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作志;滨海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价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腾飞;似然自适应惩罚变量选择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平;零过多计数资料回归模型及其医学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13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413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f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