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导引图》内涵及与《引书》、导引俑的关联
本文关键词: 《导引图》 内涵 《引书》 导引俑 关联 出处:《求索》2013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导引图》秉承了秦汉以来"与天同序"、"与天同德"的天、地、人一体的大生命观和重人贵生的思想,并融汇到导引术式中,表现出动以养生、静以养生相结合的特色;作为墓主知识构成的一部分,见证了汉代养生观的发展及导引文化的兴盛;并与《引书》及以替代品形式出现的导引俑共同建构了墓葬的象征意蕴。
[Abstract]:"guiding map" inherited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with the same order", "with heaven and the same morality" of the heaven, earth, man as a whole and the idea of valuing people and expensive life, and fusion into the guiding oper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vement to maintain health. The combination of static and health; As a part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tomb owner, it witness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iew of health preservation in the Han Dynasty and the prosperity of the guiding culture.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tomb is constructed together with the quotation of the book and the guiding figurines in the form of substitute.
【作者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楚汉帛画的图像学研究》(2012M51073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879.4
【正文快照】: 一《导引图》的内涵《导引图》长约140厘米,高约50厘米。全图现存图像四十四幅,以朱、褐、青、黑诸色单线平涂,分为上下四列,每列十一幅小图。所绘男女老少,姿态各异。②笔者认为其图式与题记蕴含了汉人在天、地、人一体的生命观的影响下发展出的丰富的养生思想,体现了当时由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德骧,魏大鸿;从马王堆三号汉墓帛画导引图看我国古代体操[J];华中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1期
2 王松,刘怀祥,张勇;汉代导引文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张晓英;;“钱刀”与《白头吟》创作时代蠡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6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7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8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9 尹兴国;浅论纵横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张虹;;“五脏相音”理论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衣华强;;《内经》中冲脉相关脉之探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5 陈立;;古代越南儒学教育评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贺金峰;;兼论方城境内的“夏路”[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0年第1期[C];2010年
7 王守仁;;《孙膑兵法、擒庞涓》中有关城邑问题的商榷[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8 刘克;;汉画像石葬俗的衰亡果真是因汉末政治动荡经济萧条吗——从文化通观视角立论并以此与汉画界前辈商榷[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徐婵菲;姚智远;;汉墓画像神话人物的图像作用及丧葬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马怡;;说}m[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9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范云峰;先秦时期青铜铸造标准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玲;韩永林;;汉画像石中“三鱼同首”图像内涵考析[J];装饰;2009年01期
2 杨远;;关于兽面纹内涵的探讨[J];殷都学刊;2009年04期
3 孙立梅;;辽墓壁画展现的契丹服饰文化[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4 李清泉;叶茂台辽墓出土《深山会棋图》再认识[J];美术研究;2004年01期
5 郭星;;永州石刻文化中的道德内蕴浅探[J];考试周刊;2011年23期
6 达嘎;试论《十二因缘图》的审美内涵[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2年01期
7 张立强;;埃及方尖碑探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刘晓东;;从熊造型文物谈起[J];文博;2008年05期
9 储学文;高椅民居本体内涵环境保护初探[J];怀化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郭太原;;由史前玉器启蒙的玉文化内涵考[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游振群;;缯帛荟萃 精彩纷呈——侯府帛画研究述略之一[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卢微微;浅析马家窑彩陶的装饰纹样及文化内涵[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2 王丽霞;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彩陶意象纹饰[D];苏州大学;2006年
3 卢f ;论商代及西周“人虎母题”青铜器的内涵及流变[D];西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49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449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