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业生态旅游对苏州农耕文化旅游发展的借鉴意义
本文关键词: 农耕文化旅游 农业生态旅游 苏州 借鉴 发展模式 出处:《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苏南地区特别是苏州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乡村休闲游为主的农耕文化旅游迅猛发展,出现多种多样的旅游产品形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这些旅游产品的形态,还大多数停留在浅层次的"农家乐"上,深层次的农耕文化旅游产品形态较少。通过对国外成熟的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形态的分析与对比,为苏州农耕文化旅游产品形态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Abstract]: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outhern Jiangsu especially in Suzhou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gricultural culture tourism which mainly consists of rural leisure tourism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various forms of tourism products have emerged. Great economic benefits have been brought, but the form of these tourism products, but also stay in the shallow level of "Nongjiayue".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mature agricultural ecotourism products abroad, this paper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uzhou agricultural culture tourism products.
【作者单位】: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江苏省苏州市201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编号:11-C-14)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近年来,我国农业休闲旅游逐渐向深层次发展,在苏南地区,特别是苏州地区,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的美丽苏州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现代化新农村成为新的农耕文化旅游项目(景点),以农耕文化旅游为主的乡村游发展速度很快。现在,游客不但“看”,而且“干”,由过去欣赏农耕文化,变为现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江平;;长三角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一体化发展[J];江南论坛;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军;;旅游地品牌形象视觉设计的地域性[J];包装工程;2007年08期
2 陈洪美;;湛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思考[J];重庆与世界;2011年15期
3 贾玉云;谢春山;;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J];旅游论坛;2009年01期
4 区颖;裴鼎鼎;;论导游英语口语表达易出现的错误[J];海外英语;2011年03期
5 王占利;;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的区别与联系[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08期
6 欧阳椿陶;赵延霞;;青藏铁路对青海民俗文化的影响与对策[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刘继;;西峡寺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的开发保护[J];美与时代(上);2012年07期
8 何蔚;;浅议加深旅游者文化认同对推动旅游业的发展[J];华章;2013年08期
9 宋飞;;变译理论应用研究[J];外语学刊;2012年02期
10 黄佩;;蕲春医道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群文天地;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军;;旅游地品牌形象视觉设计的地域性[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雷;荆州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包振山;近代青岛旅游客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郑志国;《西游记》生态意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军;旅游地品牌形象视觉设计地域性研究[D];江南大学;2006年
5 蒋淑娟;九寨沟旅游文化开发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孙俐;我国人文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系统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7 杨建;近代中国出境旅游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爽;哈尔滨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万利平;成都古蜀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展;青海旅游形象标志设计应用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敏,冯永军,李芬,程涛,王晓玲;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刘颖;;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生态旅游研究[J];经济论坛;2007年10期
3 刘艳慧;门头沟区雁翅镇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5年09期
4 罗洪亮,周剑;广西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探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5 徐颂军,保继刚;广东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条件和区域特征[J];经济地理;2001年03期
6 刘琦;;黑龙江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浅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1年08期
7 余珊,郑敏雅;发展同安农业生态旅游的若干思路[J];福建地理;2001年02期
8 马晓冬;发展农业生态旅游 振兴苏北农村经济[J];农村经济;2002年12期
9 徐辉,张捷,张晓滨,王淑云;谈农业生态旅游[J];林业勘查设计;2001年02期
10 马秀兰;;略论秦皇岛生态旅游经济的精髓——湿地观鸟和农业生态观光园的案例分析[J];财经界;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西;;多功能性视角下的农业生态旅游及其时代意义[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孙利秋;徐颂军;;广东省梅州市农业生态旅游的探讨[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欧永生;;积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4 燕颖,
本文编号:1453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45388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