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河北省体育旅游消费市场拓展策略

发布时间:2018-01-30 00:34

  本文关键词: 河北省 体育旅游 消费市场 出处:《商业时代》2013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扩大河北省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的途径与对策进行了剖析,对目前全省各市县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和体育资源分布、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和潜在的体育旅游消费市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两圈两环绕"的河北省体育旅游消费市场区域划分,并通过对"冀西北体育旅游圈"、"冀中南体育旅游圈"、"环渤海体育旅游圈"和"环京津体育旅游圈"旅游资源优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扩大河北省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的途径和对策。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ay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xpanding the sports tourism consumption market in Hebei Province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logic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distribu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sports resources, the untapped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potential sports tourism consumption market in cities and counties of the province are analyzed. Put forward "two circles and two circles" of Hebei Province sports tourism consumption market division, and through the "Northwest Hebei Sports Tourism Circle", "Central and South Hebei Sports Tourism Circ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tourism resources of "sports tourism circle around Bohai Sea" and "sports tourism circle around Beijing and Tianjin", and puts forward the way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expand the sports tourism consumption market in Hebei Province.
【作者单位】: 河北金融学院体育教学部;
【基金】:河北省科技厅指导项目,课题编号:114572131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相关背景资源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直接影响着发展的内容和方向。体育旅游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完备的体育旅游资源,这其中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人文资源。就河北省而言,旅游自然资源和社会人文资源都极其丰富,全省现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80处,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琥;宋常玉;;体育旅游产业区域发展模式构建的研究——以郴州市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赵晓光;;对辽宁省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现状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年05期

3 李忠堂;汪敏;晁岳刚;冯永刚;;黑龙江省体育旅游区域发展模式构建与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4 刘军;李杰;周德书;朱泳;吴云;杜少辉;黎智;;广东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J];体育学刊;2007年05期

5 孙玉梅;;扩大旅游消费的潜力和政策建议[J];中国物价;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蕴中;张玉英;;北京奥运对河北体育旅游业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2期

2 钟学思;;“大桂林”体育旅游开发模式探究[J];市场论坛;2008年03期

3 钟学思;;国内外现有体育旅游开发模式对桂林体育旅游的启示[J];市场论坛;2010年10期

4 潘立新;;滁州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商业经济;2011年20期

5 段磊;;河北省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11期

6 张同香;黎丹;;重庆市区域体育旅游发展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白静;;中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26期

8 李雪丽;臧德霞;;我国旅游消费券发放的政策效应[J];社会科学家;2010年03期

9 王立平;;济南南部山区开发体育旅游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10 李忠堂;汪敏;晁岳刚;冯永刚;;黑龙江省体育旅游区域发展模式构建与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于芳;张婷;;对吉林省冬季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艳;我国区域优势体育产业选择与培育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豫东;山西省滑雪旅游的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2 钟学思;桂林体育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孙婷;龙泉山西部坡丘区旅游开发模式探讨[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刚;泰山体育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5 任婵娟;天然体育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及其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钟晨;汉中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宁;改善贵州省旅游消费环境的对策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09年

8 李树君;桂林休闲度假村体育特色现状调查与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裴艳琳;滑雪体育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汪彦;上海市民旅游消费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立华;体育旅游资源“多类多元”开发模式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2 周琥;宋常玉;;体育旅游产业区域发展模式构建的研究——以郴州市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3 徐虹;李筱东;吴珊珊;;基于共生理论的体育旅游开发及其利益协调机制研究[J];旅游论坛;2008年05期

4 许宗祥;中国小康社会休闲体育发展的构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肖沛雄,廖慧平;影响广东省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发展的因素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翁林;浅谈体育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7 宋凯;辽宁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设想[J];辽宁体育科技;2002年06期

8 赵学功;;区域体育旅游合作若干基本问题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丛湖平,张爱华,朱建清;论我国东部省份体育产业区域发展模式的构建[J];体育科学;2004年12期

10 李亚青;孙金龙;冯学钢;;赛事旅游主体功能区问题前瞻探索——成长机制,模式,路径和困局[J];体育科学;2009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军龙;李艳霞;贾文彤;吕旭;;河北省体育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孙东敏,路紫,王佳;河北省发展体育旅游的前景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杨乃彤;;河北省开发体育旅游的资源基础及战略选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07期

4 汪德根,陆林,刘昌雪;体育旅游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J];旅游学刊;2002年01期

5 王桂忠,邱世亮,罗千人,陈婉儿;韶关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韶关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万怀玉,朴勇慧,刘政军;论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旅游学刊;2003年S1期

7 李勇;试论发展我国体育旅游的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年02期

8 时金钟;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张世满,梁波;山西省发展体育旅游的前景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4年08期

10 李喜来;陕西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机遇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巨才;;基于品牌定位的区域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策略研究——以河北为例[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宛霞;邵凯;邢晓晨;;休闲视角下体育旅游对城市生活方式影响探析[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郑鸿;杨英;;关于加快沈阳体育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何国民;;武汉市居民体育旅游消费需求结构的实证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5 冯文;;闽台体育旅游合作发展的SWOT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6 冯文;;闽台体育旅游合作发展的SWOT分析[A];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1分会场海峡两岸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杨丽娟;戴光全;;体育旅游及其国外研究的最新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夏敏慧;邓定海;;海南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夏敏慧;邓定海;;海南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田英;;辽宁海滨体育旅游消费群体特征分析[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_g;体育旅游对保增长意义重大[N];中国体育报;2009年

2 驻黑龙江记者 张爽;《促进体育旅游发展的倡议书》发出[N];中国旅游报;2009年

3 2009年中国体育旅游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促进体育旅游发展的倡议书[N];中国旅游报;2009年

4 胡丹录;打造户外体育品牌 推进体育旅游结合[N];黔西南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顾阳 刘存瑞 实习生 宋晓东 通讯员 王丽峰;体育旅游:让生活更加健康美好[N];经济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孟刚;我国体育旅游缘何没有规模效应[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7 记者 黄晶;2010中国体育旅游发展论坛下月举行[N];海南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刘圆圆;体育旅游 城市名片新亮点[N];人民政协报;2011年

9 李臻;青岛体育旅游再掀大潮[N];中国旅游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龚利仁;体育旅游火起来[N];中国旅游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石岩;中国北方先秦时期青铜镞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程绍平;以SWOT的视角探讨台湾运动观光发展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邓开民;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东敏;体育旅游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耿斌;河北省旅游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规划[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亚娟;红色旅游开发研究[D];华侨大学;2006年

4 刘燕;河北后奥运旅游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海鸥;河北省太行山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6 王路军;河北省太行山旅游非优区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马洪霞;河北省老年人旅游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黄晨红;河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9 王敏;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空间结构与发展取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雪梅;自然风景区开发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74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474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9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