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健身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动力机制构建研究
本文选题:健身体育旅游 切入点:公共服务体系 出处:《山东体育科技》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系统动力学等方法,在探究影响我国健身体育旅游公共服务发展动力机制构建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健身体育旅游目的地促销策略;鼓励大型上市企业和社会投资健身体育旅游产业;充分利用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场馆资源的后续效应,拓宽健身体育旅游资源的发展空间;建立国家休闲健身体育旅游产业基地和构建健身体育旅游景区竞争力指标体系,策略:促进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 system dynamics and so on, on the basis of probing into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service of body-building sports tourism in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promoting the destination of fitness sports tourism. Encourage large listed enterprises and society to invest in fitness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make full use of the follow-up effect of large international sports events venue resources, broaden the development space of fitness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To establish the national leisure fitness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base and build the competitive index system of fitness sports tourism scenic spots, the strategy i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作者单位】: 天津工业大学体育工作部;
【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科研课题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2010-2014TYWHY022)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梁圣蓉;;城市会展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与评估——以武汉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8年10期
2 孙海波;徐雪青;陈亮;;青海省高原体育健身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3年20期
3 魏文山;杜兆斌;;打造山东“三山两湖”体育休闲旅游圈的战略构想[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张瑞林;王晓芳;王先亮;;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动力机制建设[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力;余构雄;;近十年来国内会展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J];旅游论坛;2010年03期
2 常洪霞;;黑龙江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05期
3 杨婕;王春雷;;2002至2011年中国节事研究进展、研究方法与展望——基于国内三大旅游类主流期刊[J];旅游论坛;2013年03期
4 李霞;;会展旅游对郑州城市旅游发展的贡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7期
5 白雪;;贵阳市会展旅游业特色化发展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8期
6 蒋伟;;桂林市会展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J];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7 王金伟;王士君;;黑色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及“共生”模式研究——以汶川8.0级地震后的四川为例[J];经济地理;2010年02期
8 季永青;陈智刚;杨媛坤;;会展产业转型升级驱动模型构建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23期
9 高琦;;加快法制建设,确保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经济师;2012年07期
10 赵新刚;刘平阔;;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动力因子研究[J];技术经济;2012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颖;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黄炜;旅游演艺业态创新驱动因素的扎根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茜;会展旅游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年四锋;基于TOPSIS法的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张娟玲;我国城市会展旅游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宋玉芹;商务旅游城市发展动力系统及运行机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5 袁省;北戴河滨海旅游发展演化机理与动力机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6 金霞;城市会展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及优化对策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7 徐坡;城市会展产业综合效应分析及其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隋晴晴;香港会议业发展潜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鑫鑫;中国—东盟博览会顾客满意度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10 陈冉;济南市旅游业发展动力机制及其模式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平清;;三峡库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2 许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背景下秦巴山地体育旅游开发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3 吕小黎;秦小平;;我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及其改革[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年03期
4 惠虎林,孙忠娜;山地气候与健康[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2年03期
5 王青,付雪婷,薛静,葛淼;青藏高原气候与健康[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4年02期
6 王春雷;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优化模式构建[J];旅游学刊;2002年02期
7 王保伦;会展旅游发展模式之探讨[J];旅游学刊;2003年01期
8 李华敏;吕建中;孙灵;;会展旅游发展条件评价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7年02期
9 梁圣蓉;;城市会展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与评估——以武汉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8年10期
10 马志云;王晓强;李磊;;“环首都体育休闲圈”消费群体需求状况及特征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何建英;中国会展旅游业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2 胡燕雯;会展旅游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以上海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支慧;高科技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4 姜曙;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财政扶持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丽萍;游立;江国逊;;乡村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与主题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年04期
2 杨守萍;王慧;;辽宁科技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07期
3 秦绪霞;;旅游产品整合的基本问题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7期
4 吴丽云;;旅游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研究——“蟹岛模式”剖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5 金丽;;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年四锋;李东和;;国内关于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述评[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2期
7 黎筱筱;马晓龙;吴必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布及其动力机制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05期
8 蒋韪鲔;;苗族服饰演化的动力机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梁圣蓉;;城市会展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与评估——以武汉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8年10期
10 胡芬;张莉;;浅议旅游集镇发展[J];襄樊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永文;张安民;;空间分离型旅游主体区旅游合作动力机制研究——以开封市和杭州市为例[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郑芳;王乃昂;;近几年国内城市旅游研究进展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肖升;;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旅游业驱动机制模型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4 明庆忠;陈英;李庆雷;;旅游产业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杨兆萍;;新疆旅游地域系统及实证分析[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吴丙山;袁进义;罗军;;我国藏区旅游区域合作与发展战略研究[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7 朱高儒;;古镇旅游发展的初始动力探析——李庄为例 周庄作比[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谢小芬;“领跑”与奋进[N];桂林日报;2007年
2 记者 杨春虹;省旅游委:扎实推进8项重点工作[N];海南日报;2010年
3 林震华 雷琛烨 任叶;国家局调研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N];中国旅游报;2009年
4 记者 叶向挺 实习生 沈莉;杭州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烙上国际化印记[N];杭州日报;2010年
5 王翠 记者 刘鲁 刘华;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把成都建设为国际旅游名城[N];成都日报;2007年
6 记者 史延廷;各地积极构建旅游公共服务平台[N];中国旅游报;2007年
7 贾国湘 记者 王晓英;谋划发展新思路[N];吉林日报;2009年
8 浮云;我市18项旅游重点工作确定[N];无锡日报;2009年
9 石培华 许艳玲(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国土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释放魅力和动力[N];中国旅游报;2006年
10 河南博物院研究部 整理;河南博物院80周年庆典“博物馆与公共文化服务”馆长论坛(摘要)[N];中国文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金丽;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王旭科;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秦学;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何池康;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李爽;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马春野;基于协同动力机制理论的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张佑印;北京入境集聚扩散旅游流时空演变规律及动力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佳欣;基于多中心视角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艺;山东半岛区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及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2 崔永慧;川渝旅游合作的模式选择与保障机制分析[D];重庆工商大学;2009年
3 李青;城市近郊小城镇旅游动力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钱丽芸;基于动力机制的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闫晓春;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景区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6 周家婷;关于构建湖北体育旅游经济圈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7 高乐华;山东省旅游产业集群及其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郭雅婷;我国经济型连锁酒店空间扩张模式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建;海岛旅游开发模式探讨[D];浙江大学;2007年
10 王浪;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83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583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