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全域体验开发模式:区域旅游开发的新途径

发布时间:2018-03-15 04:10

  本文选题:区域旅游开发模式 切入点:全域体验开发模式 出处:《生态经济》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回顾我国现有区域旅游开发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域体验开发模式的新理论,阐述了其资源拓展观、市场拓展观、企业拓展观、产品拓展观和开发规划观等内涵,强调了它的现实意义,认为全域体验开发模式作为现有区域旅游开发模式的有益补充,有可能成为将来各类区域的最终选择。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existing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in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theory of the global experience development model, and expounds its connotation, such as resource development view, market development view, enterprise development view, product development view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view, etc. This paper emphasizes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holds that the global experience development model, as a beneficial supplement to the existing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may become the final choice for all kinds of regions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文化系;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人为干预下喀斯特山地石漠化的演变机制与调控”(2012CB723202)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青年项目“黔南州旅游竞争力研究”(qnsy2011qn06)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必虎;区域旅游开发的RMP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1年01期

2 冯德显;翟海国;;区域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若干问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锦河;旅游区域形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宣国富,陆林,章锦河;安徽省海外旅游客源市场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3 马春梅,朱诚;皖南花山石窟群成因与旅游开发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4 杨效忠,陆林,张光生,卢松,宣国富;普陀山国内旅游者特征及行为调查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5 王群,章锦河;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市场空间结构的演化研究——以黄山、九华山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徐致云;陆林;;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进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7 黄晓弘;旅游资源再认识与我国城市旅游开发的新思路[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8 颜红;池州市旅游资源开发构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吴丽霞,赵现红;安阳市入境旅游市场模型及开发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0 赵现红;旅华主要群体外国游客客源市场结构特征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友军;胡艳丽;盖洋;吕振坤;;中国冰雪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对策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小雨;于吉涛;曾克峰;;构建中原旅游圈的四大要素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平;中国旅游人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邱扶东;心理学范式的旅游决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秦学;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夏赞才;张家界现代旅游发展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许春晓;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和平;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7 杨絮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万幼清;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宿倩;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10 韩春鲜;干旱地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新疆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秀娟;陕西省旅游中心城市体系构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宋咏梅;中国入境散客旅游者旅游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紫生;城市旅游规划研究——以开封市为例[D];河南大学;2001年

4 孙淑荣;景区旅游形象策划及促销——以北京什刹海历史文化风景区为例[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向明;湖泊岛屿旅游开发与规划——以湖南资兴兜率岛旅游开发详规为例[D];中南林学院;2001年

6 王少华;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鲁敏;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程绍文;旅游地评估研究——以东湖风景区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石婧;福建西部山区丹霞地貌旅游地空间竞争研究以四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所在县(市)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张结魁;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晓龙;基于游客行为的旅游线路组织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2期

2 张建,汪宇明;论旅游功能系统演进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以神农架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4期

3 卢琦,王明付;河南省旅游景观的美学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3年01期

4 冯德显;河南旅游产业化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3期

5 朱青晓;;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模式探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3期

6 卢琦,,刘荷芬,赖郑华;河南省森林旅游业发展规划[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4年01期

7 董辉,阎丙离;龙门石窟旅游资源的保护[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年01期

8 钱益春;区域旅游协作的理论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9 王昆欣;;试论旅游活动“新六要素”[J];旅游科学;2005年06期

10 吴中祥;贵州区域旅游开发构想[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本文编号:1614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614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6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