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论南阳东汉画像石艺术的特色

发布时间:2018-04-09 10:27

  本文选题:南阳东汉画像 切入点:题材 出处:《大舞台》2013年04期


【摘要】:南阳东汉画像艺术是大汉时代精神和南阳地域文化的共同产物。本文通过对南阳东汉画像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具体分析,将其艺术特色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Abstract]:The painting art of Nanyang Eastern Han Dynasty is the common product of the spirit of the Great Han Dynasty and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Nanyang.Through the concrete analysis of Nanyang Eastern Han Dynasty portrait content and expression technique, this article combs and induces its artistic characteristic.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分类号】:K879.4;J2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妍;;从陶俑艺术看秦汉时期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陈满铭;章法“多、二、一(0)”逻辑结构论[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陈满铭;;意象转位结构论[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陈满铭;;论“异质同构”在辞章意象中的表现[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王慧;;“变雅”中政治讽谏诗生成原因解析[J];华夏文化论坛;2007年00期

6 沈德芳;;浅析和汉字特点相关的修辞方法[J];新闻世界;2010年12期

7 吕燕;略论禅宗对文学创作的启示和影响[J];克山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8 刘桃良;;云南水族民歌审美意识及其价值[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金蕾蕾;;马致远杂剧的虚实相生之美[J];前沿;2010年02期

10 曹必文;曹雨平;;诗教传统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前沿;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韦大文;;《黄帝内经》中“味”与气、阴阳、五行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宋丹;俞书伟;;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沈阳;;论“神仙思想”在汉画舞蹈身体语言上的体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蔡志栋;;从现代情感本体的角度看梁启超[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6 徐放鸣;王光利;;原生态诗学与艺术终结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6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9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振宇;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下的传统造园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于磊;道家哲学影响下的中国绘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茹辉;黄仲则纪游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胡星;荒诞世界中的诗性语言[D];湘潭大学;2010年

6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苏英姿;为“梦”而生—论顾城的诗歌创作[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詹雪;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和审美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敏;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连志;内丘纸马艺术的保护与传承[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向平;;唐代人物画的艺术成就[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5期

2 张小慧;高瑜;;民间剪纸艺术特色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1年19期

3 魏波;;浅析中国传统绘画形神论——中国画教学与创作研究的核心问题[J];大舞台;2010年11期

4 谌薇;意得神传 笔神形似——浅析中国画论的形神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S2期

5 郑工;不在形迹:“自我”的沉迷与体验——关于中国古代书画的哲学笔记[J];文艺研究;2003年06期

6 张学乾;略谈顾恺之的“传神”论——兼与叶朗、李泽厚、刘纲纪诸先生商榷[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7 肖建军;论“气韵生动”之概念内涵在绘画领域内的嬗变[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张力克;;浅议书法的审美要素[J];时代教育;2007年14期

9 张华;;写意人物画的以形传神影响因素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张锡坤;“气韵”范畴考辨[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毛白滔;;色彩与建筑环境创造[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司马小萌;;活些,再活些!——谈谈生活题材新闻照片的拍摄[A];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3年

3 颜志刚;;新闻摄影题材与体裁研究[A];快门,为构建和谐社会奏响——第十一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葛士恒;;观者的优越——当代艺术中的“民工潮”[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5 张广熙;;剪纸·年画与民俗[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8——辽海讲坛·第六辑(民俗卷)[C];2010年

6 丁遵新;;论跟踪摄影[A];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3年

7 葛新德;;纪实悲剧与新闻摄影[A];1985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5年

8 潘永顺;;批评照片的作用与拍摄[A];1985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5年

9 江宁生;;多拍些连续照片[A];过程论与新闻摄影——1988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8年

10 杨浪;;1987年度“十佳”摄影记者部分作品的特点——“砍片儿”札记[A];过程论与新闻摄影——1988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韦自强;生活 艺术 创造[N];人民日报;2007年

2 杨 欢;红岩题材画辨微[N];中国商报;2004年

3 杨羽;华山题材诠释“抱石皴”[N];中国商报;2004年

4 记者 滕礼;情系军旅唱大风[N];深圳特区报;2006年

5 ;长征题材持续走俏市场[N];美术报;2006年

6 董凡;老年画,“涨”声响起来[N];南京日报;2007年

7 乔蛟;年画,,贴在墙上的艺术藏品[N];民营经济报;2005年

8 陈世鸿;自由的动感影像[N];中国摄影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陈张书;情凝笔端 意态万千[N];湖南经济报;2006年

10 侯明祥;笔情墨韵铸画魂[N];吉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华天雪;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2 李放;苏轼书法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刚毅;沈周山水绘画的风格与题材之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4 吴晓明;明代中后期园林题材绘画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5 贾玺增;中国古代首服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6 黄欢;清代中后期文士题材人物画初探[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丹丹;边缘上的行走[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董娟;枫丹白露的阳光[D];暨南大学;2008年

3 王宁;现代青花艺术探索[D];青岛大学;2009年

4 蔡靖;浮世即景[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董婉莹;女性缘何更多成为画家的描绘对象[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6 林自栋;印象派绘画艺术的转捩与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林媛媛;画什么·怎样画·怎样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恒立;艺术的接力[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9 朱志娟;青铜文化考[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刘虎;明代木刻人物画题材与风格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26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726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4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